文学的影像化诉求——论穆时英小说的电影化倾向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穆时英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寿命不长,著作却丰的天才作家,关于他的研究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但是长期以来,不是因为政治的需要从普罗文学的角度来对他进行评论,就是把他放在新感觉派的光环下进行研究。穆时英的确无愧于“新感觉派圣手”这一称号,但同时,他更是一个个体,一个有着自己的创作风格,有着自己的艺术理念的作家。   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形成了一种“看电影去”的社会风气,摩登BOY型的穆时英倾心于电影院、舞厅等娱乐场所,他特别钟情于电影,对电影有独特的理解,并且有意无意之中将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从某种程度上看,穆时英的小说可称得上是电影式小说,他的小说有传统小说无可比拟的画面感,并且自觉运用电影画面造型的光、影、声、色来创造典型环境,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本论文主要就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方面将穆时英的小说与传统小说进行对比,以此探究穆时英小说中电影技巧的运用,并遵循为何出现,有何表现,结果怎样的逻辑结构进行研究。   本论文注重文本分析,从文本本身来把握穆时英作品中电影艺术的渗透,结合穆时英生平经历以及对艺术和电影的理论分析,在论述情节结构时,主要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来分析穆时英是如何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在传统叙事中注入电影的因素,如蒙太奇手法的成功嫁接等。当然,穆时英对电影技术的借鉴,除了在叙事的角度有所表现之外,还表现在其它诸多方面,如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时,穆时英采用了类似电影镜头的拍摄法,有俯摄、平摄,更有仰摄,巧妙地展现了人物的气质和形象。他还利用摄影机的运动方式,使人物在镜头的推、拉、摇、移、跟、升、降等运动中富有动态,视觉性呈现在读者面前。穆时英影像化小说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与电影有效交融的可能性,为文学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   巧用电影表现手段在小说中构筑视听造型,用零散碎片化的语言来取代传统小说中的铺垫和过渡,使只能“阅读”的小说这一体裁同时可以“观看”,小说的电影化,这是穆时英给小说带来的巨大贡献。但同时,穆时英对电影手法和技巧的过度执着,使他的大部分感觉化、电影化的小说流于对形式的追求,读者从中无法获得深邃的思想内涵。
其他文献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四期渗滤液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3200 m3/d,经脱氨预处理和膜生物反应器(MBR)生物处理后的出水采用了高清液回收率的“纳滤+纳滤浓缩液3级减
记者:《通知》的出台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和考量刘明松: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近年来,原国土资源部会同原农业部先后两次制定下发设施农业用地文件,在用地地类划分、用地规模
期刊
机械厂电镀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电镀废水,会造成土壤六价铬和氰化物污染.以长期利用电镀工艺的污染场地修复项目为依托,通过前期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分析场地土壤污染程
在社会转型时期,经常会出现文类之间的杂糅、渗透现象,三四十年代散文、诗歌、戏剧向小说的渗透就产生了一批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报告文学化小说和戏剧化小说,这些作品内
拉萨市垃圾填埋场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填埋场区域地下水中重金属铅的含量偏高.为了更好地保护地下水,采用物理屏蔽法、抽出处理法和原位修复法作为修复方案.运用AHP-TOPSIS方
水体中磷的大量存在引发了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逐步恶化、黑臭.为了有效处理水体中的磷(主要有磷酸盐和植酸类),采用成熟竹子为原料、氯化镁为改性剂,以氮气热解法制备载镁
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污水过程中,吸附作用为土霉素、环丙沙星和磺胺二甲基嘧啶在系统内的首要去除途径,其在3种抗生素去除过程中所占相对贡献比例分别为75%、85%和62%.水解作用
采用Na2SO3氧化法在常温常压下对实验室模拟的高浓度含硫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初始pH和氧化剂投加量对硫化物去除效果及氧化产物产量的影响,并对固相产物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
为探究北太湖固氮作用,使用乙炔还原法对其水体的原位固氮作用和室内的N、Fe和Mo对鱼腥藻固氮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北太湖的年均固氮速率为3.08 ng/(L.h),并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