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齿磨耗(tooth wear),即牙齿表面组织丧失(tooth surface loss),是由龋、急性创伤及发育因素之外的原因造成的牙齿硬组织丧失。少量的、逐渐的磨耗是贯穿一生的生理过程,通过它可以缩短临床牙冠的长度,保持冠根比例的协调,减少了侧方(牙合)力的损害和牙周组织的负荷。而重度磨耗可以导致牙体与牙周、(牙合)与咬合、颌周肌肉、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等组织结构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影响到咀嚼功能和口颌系统的健康。随着患者对保持牙齿健康和保留更多天然牙期望值的提高,牙齿磨耗成为越来越受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目前关于牙齿磨耗的研究偏重于病因学、临床修复治疗,以及磨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相关性,而对牙齿磨耗的基础研究较少,尤其是在(牙合)接触特征方面,尚缺乏客观评价指标。
T-Scan咬合分析是研究(牙合)接触特征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显示(牙合)力中心(center of force,COF)在牙列中的位置,能以二维轮廓图的形式显示咬合接触点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三维直方图的形式显示各接触点的咬合力大小,使数据读取过程更为简便直观。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量化(牙合)接触特征,为口颌系统疾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本实验拟从(牙合)学角度出发,通过应用T-Scan II型咬合分析系统对牙列重度磨耗患者与正常(牙合)者分别进行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运动的咬合记录,分析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的(牙合)接触特征,从(牙合)学角度探讨牙列重度磨耗对口颌系统的影响。
目的:
分析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的(牙合)接触特征,从(牙合)学角度探讨牙列重度磨耗对口颌系统影响。
材料和方法:
将10名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和10名正常(牙合)者分别纳入磨耗组和对照组,应用T-ScanⅡ型咬合分析系统分别对两组进行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运动的咬合记录,观察和测量(牙合)力中心的定性偏移程度、横向偏移量、纵向偏移量、偏移距离、闭合时间、前伸(牙合)分离时间、侧方(牙合)分离时间、早接触和(牙合)干扰的出现率等(牙合)接触特征,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牙列重度磨耗组牙合力中心的定性偏移程度、横向偏移量、偏移距离均大于对照组。
2.牙列重度磨耗组的闭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3.牙列重度磨耗组的侧方(牙合)分离时间较对照组延长。
4.牙列重度磨耗组的侧方(牙合)干扰的出现率高于对照组。
5.牙列重度磨耗组与对照组(牙合)力中心的纵向偏移量、前伸(牙合)分离时间、早接触和前伸(牙合)干扰出现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牙列重度磨耗患者与正常(牙合)者在(牙合)力中心的定性偏移程度、横向偏移量、偏移距离、闭合时间、侧方(牙合)分离时间和侧方(牙合)干扰出现率等牙合接触特征上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