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酱渣是指酿造酱油产生的固体残渣。我国酱油产量巨大,因此酱渣的年产量也很高。酱渣中仍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未被利用,但其水分及盐分高、运输难、易变质,不及时处理易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国家清洁生产的策略提出,酱渣的再利用急待解决。本文利用酱渣部分替代黄豆及面粉原料,结合米曲霉、红曲霉分开或者复合制曲与发酵技术制备新型红曲豆酱,使得黄豆加工副产物作为二次原料返回生产中去,为解决酱渣资源的高值化再利用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酱渣是指酿造酱油产生的固体残渣。我国酱油产量巨大,因此酱渣的年产量也很高。酱渣中仍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未被利用,但其水分及盐分高、运输难、易变质,不及时处理易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国家清洁生产的策略提出,酱渣的再利用急待解决。本文利用酱渣部分替代黄豆及面粉原料,结合米曲霉、红曲霉分开或者复合制曲与发酵技术制备新型红曲豆酱,使得黄豆加工副产物作为二次原料返回生产中去,为解决酱渣资源的高值化再利用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根据测定不同酱渣添加量(1%、3%、5%、7%、9%)黄豆酱感官及理化指标,与未添加黄豆酱作对比,研究酱渣添加对黄豆酱的影响,发现添加一定比例酱渣不会降低黄豆酱品质,且在风味物质及综合感官评价方面更具优势。(2)以大曲中性蛋白酶及糖化酶酶活为指标确定制曲时间,单独接种米曲霉,其酶活在48 h达到最高,分别为1033.27 U/g,1605.34 U/g。以氨基酸态氮含量及感官为指标优化了单独接种米曲霉黄豆酱中酱渣添加量、红曲粉添加量、盐水浓度和盐水添加量的最佳条件,发现盐水添加量90%,酱渣添加量7%,盐水浓度16°Bé,红曲粉添加量1.5%时黄豆酱感官达到最佳。(3)利用红曲霉、米曲霉混合接种制大曲,红曲霉接种量为1.5%,米曲霉0.04%,制曲72h时,大曲酶活能达到最高。以氨基酸态氮和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了混合接种黄豆酱中酱渣添加量。添加10%的酱渣虽然会使黄豆酱氨基酸态氮含量降低,但同时能使黄豆酱感官得到提升。(4)测定成品酱色差、质构、感官及风味物质对酱品质指标进行对比,确定酱渣应用于黄豆酱中能显著改善豆酱色泽及感官品质,同时能保持良好的理化指标,丰富风味物质。此外,通过添加酱渣可分别降低黄豆酱5.48%和8.4%生产成本。
其他文献
<正>随着消费者对水产品生态绿色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黄颡鱼的人工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提出新的挑战。本养殖模式漏斗形底排污池塘,在土基上挖制而成,一般下挖3米,垫高2米,呈圆形漏斗状,底部铺设排污管道,鱼类的粪便、残饵等通过底部排污管道排出养殖池塘,后经过莲田(稻田)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池塘顶部搭建穹顶式保温大棚,正常可增加3个月生长期。该模式具有节能、节地、节水、简单、灵活、安全、高效、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媒介互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而网络暴力是网络群体事件中经常出现的现象。网络暴力与群体极化有着密切联系,网民的从众、共情心理是事件爆发的心理前提,而意见领袖、网络大V也会直接引领舆论风向。对于网络群体事件中网络暴力的治理,要从完善立法、畅通渠道、加强引导等多方面入手。
森林可以有效的保护土壤,具有抗风固沙、涵养水源的基本作用,并可以对天气做出调控,所以进行森林病虫害预防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经过现代综合防控科技的运用,可以更有效防控森林病虫害防治,维持森林生态稳定,是值得推广与运用的。
通过煅烧黏土在碱性溶液中的反应热实验研究其反应活性,探明了溶液氢氧化钙含量、反应温度、煅烧温度和高岭石含量等因素对煅烧黏土反应活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 研究发现:反应热实验可实现煅烧黏土反应活性的快速表征,且测得的累计放热量与黏土中高岭石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煅烧温度升高首先使得黏土颗粒破碎,结构无序化程度增大,反应活性出现并逐渐增长到峰值,随后会导致黏土颗粒粒径进一步增大,活性显著下降.
阐述城市供热系统智能化的原理和构成、智能化控制状况、存在的问题、控制优化,基于案例分析,探讨智能化调节供热管网、供热时数、换热站控制、气候补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中国进入了微时代。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而言,微时代是一把双刃剑,既对其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对微时代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微环境下进行正确、合理的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1]。
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索板蓝根(Isatis tinctoria Linnaeus)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提供潜在的药物靶点.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7个疾病-基因数据库建立板蓝根靶点和COVID-19相关基因集.通过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阐述板蓝根预防COVID-19的
呼吸性粉尘连续分离技术是实现其在线监测和尘肺病预警的基础及关键。为了解决常见的旋风分离、水平陶析及平板冲击等分离方式易积尘、过载、堵塞等弊端,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冲击原理的呼吸性粉尘连续分离技术。基于虚拟冲击理论,建立呼吸性粉尘虚拟分离三维模型,仿真分析其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通过分域法阐释虚拟冲击的分离机理,并构建分离效能和分离时效一体化测试系统,对设计的虚拟冲击器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效能模
电磁干扰、电磁兼容、电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已成为复杂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正确掌握上述基本概念,准确捕获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是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电子信息系统功能性能、可靠性及安全性的前提和基础。本报告系统讲解上述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相互支撑作用,阐述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属性构成关系,分析长期以来导致电磁干扰问题难于根治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应从数学物理等机理层面认知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从电磁发射频谱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