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弗利法默(Beverley Farmer,1941-)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非小说类作品,并获得了众多奖项,一直吸引着读者和众多评论者的目光。法默创作的旺盛期正是西方女权主义浪潮高涨的时期,因此她的作品也或多或少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对平等、独立的追求,揭露了受到父权制压迫、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的生活状态,以及女性面对男权压迫的不同反应:积极反抗或被动接受。基于切身经历,她小说的主题基本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和冲突,女性的孤独,男性的家庭暴力,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法默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面对危机时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而非主动地去抗争;面对男性暴力时不会积极地反抗,而是“退回到代表‘女性’空间的母亲、自然、疯狂和死亡之中”。因此,女性角色的被动性是法默小说一个有趣而充满争议的特点。1992年,法默发表了长篇小说《海豹女人》,讲述了一位有着跨国婚姻的女性在丈夫遇难后追寻自我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和融合。丹麦姑娘达格玛(Dagmar)嫁给了澳大利亚丈夫费恩,在丈夫死于海上事故后,她来到澳大利亚追忆心爱的丈夫。法默采用海豹女人的传说作为象征,阐释达格玛痛失爱人、陷于陌生文化、进退两难的生活经历以及内心的孤独感受。失去了海豹皮的海豹女人回不了大海,失去了丈夫的达格玛也难以融入澳大利亚生活。尽管达格玛与另一位男子产生了新的爱情,她还是在陌生的环境中尝尽孤独和疏离的痛苦,最后回到了丹麦自己的故乡。小说内充满了神话、比喻和各种象征,并借助象征突出和深化了主题。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形成最早、时间最长和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力图把握文学的特征,努力探求主客观之间的契合点,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象征主义者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人幻影和内心感受,在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和生硬的说教,强调用有质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的方法来创作。本论文正是运用象征主义文学理论来分析法默创造中的艺术手法和作品中丰富的象征对主题的烘托。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海豹女人》故事梗概与目前研究现状。接着介绍研究的理论支撑:象征主义理论的概念及其产生根源,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区分了象征主义手法与象征手法的异同。然后分三个方面讨论小说中的象征意象。首先是神话传说:海豹女人和塞缪尔泰勒的象征意义。达格玛的经历与海豹女人的悲剧极其相似,而失去爱情的人生与塞缪尔泰勒相同,终日生活在阴影下得不到解脱。其次是大海、房屋、沼泽地和灯塔四个景物象征。用大海表示生命之源和男女爱情,房屋表示父权社会对女性的限制,沼泽地表示进退维谷的纠结状态,灯塔表示模糊的希望。第三是海豹、蜘蛛和猫咪三个动物象征。海豹象征达格玛生活的艰难,蜘蛛象征达格玛不能走出丈夫离去的阴影,猫咪凸显了达格玛的孤独。最后是对全篇论文的总结:法默用大量的意象构筑了一个有形有色、生动形象的象征世界,这个世界呈现出巨大的包容性和多义性,是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桥梁。通过对小说里象征主义艺术手法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法默的创造理念,严密的整体叙事结构,缜密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理解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