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子的电磁形状因子可以为了解核子内部结构提供重要的信息,并可以帮助理解强相互作用,因此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目前杰斐逊等实验室测量出了一些新的实验结果,传统的相对论组分夸克模型在解释质子的两种电磁形状因子之比G<,Ep>/G<,Mp>及F<,2p>/F<,1p>时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解释中子的形状因子G<,En>及比值G<,En>/G<,Mn>时与实验测量值相差较大,有必要对理论模型进行进一步改进.为此,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该文在以光前QCD作为基本理论框架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计算考察研究与讨论.推导了有关公式,自编软件,完成相关的若干数值计算.主要有新意的工作包括:1.考察SU(6)破缺效应,引入破缺项的贡献,即把核子波函数由单一的对称波函数变为|N>=α<,s>|56,0+>+α<,s′>|56,0+>+α<,s">|56″,0+>+α<,M>|70,0<+>>+α<,D>|70,2<+>>,式中2-5项为破缺项.该文以数值计算为基础对破缺项的贡献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且通过优化步骤得出了一组新的混合比系数,考虑破缺效应后就可以较好解释实验现象.2.考虑到核子内可能存在夸克对聚集,应用夸克配对模型进行处理.这一模型认为核子内存在夸克对的聚集,在以前的文献中通常把核子中的三个夸克看成是等价的,当核子内存在夸克对聚集时核子波函数取为如下形式(公式略)这样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径向函数φ1,φ2,φ3.从本质上讲这也是一种对称破缺,但这种破缺有独自的意义,它主要涉及SU(6)破缺效应波函数中的第一项,在存在夸克聚集这一观点上对该项进行了变形.通过计算表明数值结果同实验的符合有一定的改善.3.作为第三部分内容,该文还探讨了形状因子的其它影响因素.第一个问题,考虑夸克有结构情形.第二个问题,讨论了有关核子结构函数实验信息的利用及核环境对形状因子的影响问题,通过研究核子的结构函数和形状因子的联系,以夸克-强子二元性为理论基础,建立了核子的结构函数与形状因子之间的理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