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丧葬礼俗是生丧婚寿四大人生礼仪的最后一个,它是由丧礼和葬礼组成,其中包括从初终到下葬以及下葬后的祭祀等几十个仪式程序组成的一整套处理死亡的礼仪规范。民间丧仪是以儒家礼制和历代丧制为依据,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当时的社会风尚进行增减、演变后形成的。丧葬礼俗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心理作用,更具有适合于当代的普世意义,所以对丧葬习俗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能让我们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生命观。另外,对丧葬习俗当代普世价值的挖掘有助于当代社会移风易俗,用更加恰当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殡葬改革,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以山东乐陵民间丧仪为研究对象,并在乐陵丧葬习俗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延伸,通过各种丧葬习俗的表现和分析说明丧葬习俗中蕴含的终极关怀和超越生命有限性的实质,并以此特殊性为现代殡葬改革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围绕山东乐陵丧葬礼俗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延伸和扩展。全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序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死亡、终极关怀等方面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撰写工作的具体计划;第二章交代了以山东和乐陵为依托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和社会环境概况。首先从历时性的角度追溯了作为山东文化源流的齐鲁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其次介绍了乐陵的历史和地理概况,为读者提供了文章的文化背景;第三章是对哲学和宗教领域死亡观的介绍,介绍了哲学领域唯物和唯心的两种不同的生命观和价值观,重点论述了中国传统佛、儒、道三家和世界三大宗教的死亡观和价值观,其中包括儒家的“生死有命、舍身成仁、慎终追远”,道家的“自然论”,道教的“长生不死”,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救赎观”等;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终极关怀理论的含义和终极关怀在中西方宗教领域中的实践,包括儒家在对死亡处理上的一整套礼仪规范,佛、道的鬼信仰和超渡亡灵的仪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葬礼方面终极关怀的表现等;第五章是终极关怀在民间丧仪中的具体实践,是基于本文的田野调查点山东乐陵从初终到下葬的一整套丧葬仪式的具体描述;第六章是民间丧仪终极关怀精神解析及其延伸,是对第五章仪式过程的深入分析,并从葬礼延伸到葬礼后的祭祀礼仪,首先从对死者的终极关怀和对生者的终极关怀两方面进行分析,接着又将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为让死者死得其所,死而不朽、精神永存、血脉传承、安慰生者、化解悲痛、重构社会关系等小点,最后通过清明节、寒食节、中元节、过继、冥婚等习俗对丧葬礼俗进行扩展,试图说明丧葬礼俗中不仅蕴含了终极关怀精神还包括超越有限生命的成分;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章节,通过上述章节的论述和分析总结民间丧仪的时代、地域和信仰的特征,指出民间丧仪的普世价值即终极关怀和超越生命的有限性,并以此为现代殡葬改革实践提供全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