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结构失稳及判据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kes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围岩历经多次而且反复的地质作用,经受过破坏,已经遭受过破坏的地质体再遭扰动或破坏时,其破坏规律亦有别于一般完整材料的破坏规律。其破坏规律很大程度上受岩体结构制约。同样,其变形也受岩体结构控制,其变形和破坏不能简单地用一般材料的变形规律和失稳判据来判断。目前隧道结构失稳研究的困难在于失稳模型不清楚,失稳判据不明确,面对的是“数据有限”的问题,且对岩体本身的破坏机理了解有限,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 目前一直沿用加载岩体力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失稳问题,但本文认为:由于卸荷与连续加载具有完全不同的应力路径和破坏效应,在破坏机理、二者引起的岩体的变形和破坏特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用加载力学来研究开挖卸荷破坏的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这显然不能得出与实际工程一致的结果。通过对实际工程的加载力学和卸载力学分析对比表明,卸载力学更接近工程实际。 应用突变理论,建立了关键承载层由一层完整岩体构成、一层厚断裂岩体构成、层状岩体构成及软弱夹层滑移的尖点突变失稳模型并得出了失稳的力学判据。根据模型,讨论了力的变化过程中岩体的稳定情况,并讨论了岩体临界失稳条件。在临界状态时,只要系统稍有扰动,则系统就会失稳;强扰动可以使失稳提前发生;将灰色理论和突变理论相结合,以能量突变为材料的破坏特征,提出隧道岩体开挖的灰色能量突变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失稳判据具有唯一性;对岩体失稳的过程分析表明,岩体的失稳过程实际上是耗散结构的形成过程、是岩体的自组织过程,围岩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出现分叉和混沌现象。通过屈曲理论分析结果对比表明,弹性屈曲和突变失稳分析的结果比非线性屈曲分析的结果要大得多,非线性分析由于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因而结果与实际接近实际;当只有初期支护时,随着地应力的增加,围岩的荷载分担率增大,相应地,初期支护的荷载分担率就减小了;当有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共同作用时,围岩的荷载分担率在50%以上,这一分担率随地应力的增加其变化不大;支护和岩体的整体分析表明,衬砌底拱及拱脚处应力集中严重,隧道岩体侧墙及墙角围岩的应力集中也较大。利用失稳量测的统计资料,研究了容许极限位移量、位移变化率、位移加速度和变形速率比判别围岩和支护结构整体失稳的标准并给出了失稳的 剿页X 西南交通大学借土研究生学位论文。——位移判据。在实际工程中,这些标准在量上都具有相对的意义,一般将这些标准综合利用来加以判别。
其他文献
2017年3月27日,应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藏学研究所和国家民委'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邀请,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著名藏学家林冠群教授在我校开展学术
期刊
通过调查发现,新时期大学生道德走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传统因素,也有现代因素。把握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引导大学生道德的正确走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正> 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一
"十三对关系"的提出,是以吴英杰同志为班长的新一届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新时期新一届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的新思维新举措新要求。处理好"十三对关系",全面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深刻认识"十三对关系"提出的重大意义;应坚持辩证统一,准确把握处理好"十三对关系"的丰富内涵;应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把握处理好"
<正>编者按:10月18日至2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本刊特推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笔谈专栏,
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社会经济,因资料的阙乏,过去中外学者研究成果不多。本文广泛收集、整理有关中外资料,试图再现这一时期西藏地方的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包括交通、邮
文章基于LED显示屏用PCB的特点,介绍了LED板的可制造性设计,探讨了LED板的加工难点,并列举了LED板的常见缺陷类型及分析控制方法。
目的考察苯甲酸利扎曲普坦(RIZA)鼻腔给药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并与其静脉给药制剂和灌胃给药制剂相比较,评价制剂间主要药动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15只SD大鼠分成3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