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羊绒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在国际上被称为“软黄金”,是迄今为止纺织原料中最优良的纤维。但因其细度细、长度短、单纤维强力小、对酸、碱性条件敏感等特性给后续纺纱、织造生产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例如,在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羊绒精纺生产线中出现了色绒绒条及纱线频繁缠绕皮辊及罗拉的问题,精纺设备只能以点动方式勉强运转,因此所纺纱线性能极差且耗费时间,严重影响了精纺纱线的品质和精纺生产的效率,给工厂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精纺生产中出现缠皮辊、绕罗拉、堵喇叭口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漂白及染色等湿热加工过程中,纤维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尤其是表面形态损伤特别严重;二是,纤维表面电阻较大,导电性差,在纺纱过程中易产生静电;三是,纤维摩擦系数较大,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设备之间易产生纠结缠绕。本课题欲采用微悬浮体染色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微悬浮体技术具有染色温度低、时间短、后处理工序少等优势,充分减小了纤维在漂白、染色等湿热加工过程中所受到的损伤;其次,微悬浮体助剂与染料形成聚集体,相当于大分子的表面活性剂吸附在纤维表面,亲水基朝外,疏水基朝内,这样羊绒纤维就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微量水分,形成导电层,降低纤维表面电阻;最后,微悬浮体助剂-染料聚集体,定向吸附在纤维表面,降低了纤维与纤维、纤维与水流之间的摩擦系数。通过对微悬浮体染色机理及染色动力学研究分析可知,微悬浮体染色工艺中,染料在低温阶段提前上染,染色速率常数及扩散系数均有所提高,半染时间缩短,使染料微悬浮体在较短的时间内均匀快速的吸附在纤维表面,减小了纤维在染色加工中受到的损伤,增大纤维强力及长度,有利于精纺过程梳毛、针梳等工序的进行,改善缠皮辊、绕罗拉等问题。通过对染色样品的单纤强力、长度、纤维比电阻、纤维表面摩擦系数、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分析可知,相较于传统染色工艺,低温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在染色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纤维、减小纤维表面电阻和摩擦系数,为后续的精纺生产提供了性能优良的“原材料”,也为解决羊绒精纺生产线中所出现的上述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精纺过程中每个阶段纱线的不同理化指标进行跟踪测试分析可知,低温微悬浮体染色工艺染色后的羊绒散纤维纺制成的纱线单纱强力、断裂强力、强度、条干均匀度差异系数、整齐度、细节、粗节、棉结、毛羽等指标均满足纺纱生产要求,并优于传统工艺,且在精纺山羊绒纱线过程中未出现缠皮辊、绕罗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