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那些无法承担的痛——论白先勇中短篇小说中漂泊者的生存状态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先勇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因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和深厚的古典意蕴而令人印象深刻,80年代以来以袁良骏、刘俊、欧阳子、于梨华为代表的作家学者们对白先勇及其作品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总体艺术特征的探讨,揭示了白先勇小说中的心理描写、风格特征、悲剧意识、抒情特色、美学观的复杂与多变。二是集中于对白先勇小说的主题内涵的探讨,如对白先勇小说中的时间主题和历史、文化主题的探讨。近年来的研究则更多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展开,如把张爱玲与白先勇小说中的怀旧意识进行比较,从而彰显两个作家的特性,白先勇小说与福克纳小说意蕴的比较,指出两者在写作技巧上的差异和共同点。但白先勇研究中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些研究成果在思路和视野上显得有些狭隘和雷同。在对白先勇的小说进行分析的时候,许多文章都谈到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现代派技巧”、“感伤情调”、“怀旧思绪”、“放逐主题”、“灵肉之争”、“今昔对比”,这些当然都从某一方面涉及到了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但不同作者的文章总在这些相同或相近的方面打转,而又不能在角度和深度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终究给人以不满足之感。纵向研究方面较为缺乏,特别是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内涵的剖析较为散乱,一般分析小说人物的心理内涵时都与小说的苦难叙事相联系,从一个整体的背景来考察,而很少开掘人物内心的情感活动和生命体验。鉴于此,本文就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加深对小说中人物心理内涵和生存困境的探讨,这一落脚点又落在对小说中漂泊者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上,从对漂泊者生存状态的考察中展现小说人物的悲情命运。   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漂泊这一独特的文学内涵出发探讨了白先勇中短篇小说中漂泊者的生存状态。首先本文对漂泊这一文学内涵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并从白先勇之思想底蕴出发,探讨了其思想底蕴对其文学内涵生成的影响,接着在文章的第二部分,透视了白先勇中短篇小说中漂泊者的生存状态,通过展现漂泊者的情感世界,揭示了他们漂泊无依,孤独寂寞的生存状态,而这种漂泊无依,孤独寂寞也和漂泊者对时间的独特感受密切相关,所以,接着着重从漂泊者的时间感受出发,写出了他们在时间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漂泊感。乡愁、文化历史因素无疑是人物产生漂泊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部分的最后则从乡愁、历史文化出发,具体分析了“台北人”、“纽约客”的漂泊感,并论述了产生漂泊感的具体历史、文化因素。而白先勇小说中漂泊主题的成功表达无疑与他圆融的运用了各种艺术技巧有关,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着重从回忆这一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为起点,勾连了白先勇小说中所运用的艺术技巧。通过对白先勇小说中漂泊者生存形态的分析和艺术技巧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白先勇确实是_个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家。
其他文献
从《江泽民文选》中可以看到,江泽民同志围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一个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关于群众
小说以写人为本,而人的生命历程不外“生老病死”四字;小说以叙事为要,而所谓人生大事也不外“生老病死”四字。这样,在小说创作中,疾病叙述时隐时现,占有一席之地。历代小说家不仅
计东,字甫草,别号改亭。浙江吴江盛泽人,寄籍浙江嘉兴。明天启五年生,清康熙十年卒,享年五十二岁。生前著有《改亭文集》、《甫草诗集》行世,前期较为醉心官途,屡试,后中举,但入仕途不
中国现代作家以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的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在这些现代作家的“现代”创作中,却醒目地存在着一些“古老”的书写,神话题材的作品便是其中的一
《2015年帝斯曼中国可持续发展及财务综合报告》发布之际,笔者采访了帝斯曼中国总裁蒋惟明博士.“面对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有所放缓的宏观环境下,
晚清至现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在这个转型中,黄遵宪扮演了一位关键性人物。日本体验的阵痛与感愤,他以先觉者、启蒙者的姿态对晚清末世进行了深刻的症候式的诊断,揭
在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探究更准确,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各类复杂问题。本文将结合范例谈谈运用范例教学培养
钴蓝色的青花瓷器是近代瓷器最为代表的符号,在东方人的审美中,青蓝色与白色相配,如同天空和白云,神圣而高贵。刘韧通过摄影手段完成了青花色彩的影像,并更带有对东方传统审
历代文学的发展与相应时代不同文学家的思想有着紧密联系。从思想的角度研究文学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大有可为的空间。目前,学界关于后世文学与李贽思想之间关系的讨论与研究已经
本文以百回本《水浒传》为研究对象,借助国外边缘人研究的理论成果,对其主题解读进行新的尝试,提出“水浒边缘人寻求自我回归”这一主题观,并从边缘人理论与《水浒传》文本的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