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以腹泻型、肝郁脾虚证多见,本课题通过观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症状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积分值变化,进一步探讨肝郁脾虚型IBS-D发病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并客观评价导师调肺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临床疗效,为IBS-D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对象与方法:根据2006年罗马国际会议上达成的RomeⅢIBS-D诊断标准,并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于重庆推出的《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选择符合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痛泻要方疏肝健脾止泻;试验组予痛泻要方的基础上加用调肺气之品。两组服法及疗程均一样,同时指导患者少量多餐,以清淡、软质饮食为主,并给予适当的病情解释,消除疑虑,但不做深层次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症状量表、SDS、SAS测评,并统计总积分,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及患者腹痛、腹泻等症状与情绪变化的相关性、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结束后一个月,通过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腹痛、腹泻等病情复发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前病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各症状改善明显(p<0.01),且对SDS、SAS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除“食欲不振”外各症状改善明显(p<0.01),但对SDS、SAS无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对“腹胀腹痛、胸胁胀痛、肠鸣矢气”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大便泄泻、腹痛欲泄泄后痛减、善太息”症状的改善疗效相当,试验组对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合并的心理异常缓解率较对照组高。试验组总疗效93.3%与对照组总疗效90.0%比较虽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愈显率较对照组优(p<0.05),且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2)60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中伴抑郁状态占31.7%,伴焦虑状态占16.7%,其中合并抑郁、焦虑状态者10名,经统计心理异常者达31.7%。(3)肝郁脾虚型IBS-D症状积分与SDS、SAS呈显著正相关(r=0.414~0.441、p<0.05);治疗好转后两组症状积分与SDS、SAS相关性均有所下降,以试验组更为明显,疗程结束后两组症状积分与SDS、SAS已无显著相关性(p>0.05);(4)治疗过程中试验组、对照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病例。结论:(1)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伴心理异常者比率较先前报导的IBS为高,可能与研究选取的IBS-D亚型及中医证型(肝郁脾虚型)有关。(2)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发病及病情程度与心理因素存在高度相关性,中药调肺疏肝健脾法治疗(痛泻药方及加用调肺气之品)可显著影响两者的相关性。(3)痛泻药方及加用调肺气之品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且可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伴随的焦虑、郁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