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名文化景观及地理分异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g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化转向(Culture Turn)”和“空间转向(SpaceTum)”研究的热潮下,文化成为各学科解读的对象和“文本(Text)”,学者们还试图建立文化体验意义地图(Maps of Meaning)。因此,没有人否定文化是空间的,甚至部分新文化地理学者将文化视为空间过程的媒介。地理学中新的人地关系理论回归人类“文化”概念的“自然”起源,还将“地”重新整体化为含有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的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倡导整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复杂思维范式”。地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传承媒介,向来受到传统学科研究的青睐。但已有的涉及广东地名的研究成果多立足地名个体或小尺度地名群,通过考证分析其演变和语源等内涵,尚无从全省角度,运用文化地理学及相关理论和计量方法、现代技术等,探讨全省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演变过程、文化内涵及地理分异等。本文选取广东作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区域复杂、多样的自然、社会、民族、语言、文化等内容,解读出全省地名文化形成、发展、演变等过程及特征。以文化解读空间,以空间分析文化,将“文化”和“空间”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文化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广东复杂、多样的地名文化景观无论在空间分布还是特征表现方面,均与区域地理环境有高度的一致性,是适应了全省地理环境的结果。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和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环境塑造了广东独特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的区位条件、深厚的土著文化积淀和历史上长时期的移民文化扩散形成了广东有别于全国其它省区的具有个性化明显特征的岭南文化,加上土地开发进程和移民空间的差异,全省内部区域差异性异常显著。广东地名文化景观理应是深受此种环境影响和制约,并成为其环境的产物。在景观特征表现上,全省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呈现多样化特征,地名密度和地名规模分布与全省人口、城镇分布呈正相关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突出地表现为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地名分布相对较为普遍,空间范围广,且与全省地貌分布特征相一致;族群或方言地名分布相对集中,且与全省社会历史人类活动区相一致。全省政区名称在命名、时空、通名演变、语言结构等特征方面既表现出岭南区域文化特色,又反映出深受中原王朝影响的汉文化特质。在文化内涵表现上,广东地名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区域自然、社会、民族、语言等文化内涵,并受到中原汉文化扩散的影响和制约,地名层次明显。在全省地名空间分异方面,客方言地名区、粤方言地名区和闽南语地名区将全省一分为三,且各自地名文化区具有本族群或方言的区域环境特征,地名区与族群或方言区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大体一致,折射出移民文化扩散、交融对全省地名文化的巨大影响。在探讨规律和解释现象的前提下,本文将全省具有传统文化价值和丰富文化内涵的部分地名上升到文化遗产的高度来认识和加以保护,并初步建立全省通名信息库,为今后地名命名提供借鉴。 在突破传统地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本文更多地通过计量化方法,并借助GIS技术,运用文化地理学及相关理论,输出全省不同地名群或地名要素景观分布图,更直观地反映出全省地名文化景观分布现状,并进行分区,为今后利用定量化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研究类似问题提供借鉴;此外,地名是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对象,特别是地名的语言景观更加明显和突出,可以更进一步加强地名语言景观演化的探讨;在环境特征方面,也可以通过聚落地名的具体分布更深入地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深刻揭示本地区的人地关系特征;最后,历史时期广东政区的演化,特别是香港和澳门地区被殖民后,出现不同制度下地名文化景观发展的同源不同流现象,论文在此方面还有拓展的空间。最后,在数学模型和现代技术条件下,如何将地名的自然地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融汇在一起,探讨地名文化内涵仍将是今后所面临的课题。本文是这一方法和技术的初步尝试,并取得初步效果。然而,对于体现人类思维等方面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否用量化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运算和科学地解释,还有待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其他文献
社区参与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政治结构决定了社区参与的方式和有效性。政治结构在乡村社区体现为一系列权力关系。中国与西方社会的政治结构存在根本差异,权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挤成为各大城市普遍的问题,地铁作为一种大运量的轨道交通方式——快速、安全、舒适、效率高、污染小,自然成为各大城市解决交通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与之相伴而生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的则日益加剧,充足健康的生态产品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诉求。然而,当前在生态产品生产过程,生态产品的价值估算仍存在难度,生态产品的生产或供应方与生态产品受益方的利益关系仍未理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充分凸显,利益分配主要依靠政府主导,并由此引发了生态产品生产效率低下、生态产品总量供应不足
20世纪以来,建构主义成为风靡全球的理论流派,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总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其根本的发展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
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当前城市中出现的包括环境在内的各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景观生态格局所造成的。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揭示城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