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建构主义成为风靡全球的理论流派,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总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其根本的发展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空间”的角度,国民经济的整体系统是由不同的“区域经济”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总是在区域经济的分工、互补、互动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区域经济”是否协调是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此决定,所有区域经济的核心,就是缩小区域经济的差距使之达到“适度”,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那么,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针对区域经济差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问题,本论文从一个新的视角,运用外部性理论提出发展扩散的概念。
外部性问题是经济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外部性不仅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外部性问题不仅不断引发经济理论的创新,而且在环境保护等诸多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文章具体论述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指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味着各个区域之间在经济上能够共同发展,联系密切,相互依赖,关联互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运用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扩散的概念,分析了发展扩散的内涵,而且深入地探讨了发展扩散的条件,效应及发展扩散的阶段性特征。而后,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发展扩散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并指出发展负效应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阶段,而发展正效应是区域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然后,从实证角度以公共资源为例印证了上述事实,旨在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最后,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