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校封闭校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制定能够应用于高校封闭校园的开放适宜性评价体系,找到能够衡量校园空间是否适合开放的方法,并做出相应的空间开放引导。首先通过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理论进行梳理可知:包括高校封闭校园在内的封闭大院形成由来已久,传统历史影响空间形态,其发展演变延续至今,在交通、资源利用、城市文化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经过对开放大学校园案例的分析,总结开放校园类型以及若干可借鉴的开放措施办法,对比各案例所在城市,发现开放校园不仅存在于低人口密度地区,同样也能够存在于高人口密度地区。在调研城市肌理后,通过图底分析法的研究,发现高校大院与城市肌理的巨大差异性,并分别分析了开放与封闭的优势与劣势,将问题矛盾聚焦于交通、安全、干扰、资源使用四个方面进行深度讨论。在研究的核心方法中,将上述交通、安全、干扰、资源使用四个方面的问题按照层次分析法(AHP)的原则进行细化指标,并构建起层次指标体系,探求高校封闭校园的开放适宜性评价方法,并以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为应用案例,做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封闭校园大院有序开放适宜性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做出面向开放街区的策略方案,并在开放方案中的相应部分用视域模型、轴线模型等方法对本研究的开放适宜性评价结果、方案策略做出验证。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高校封闭校园的开放能够给城市带来积极意义;对其开放与封闭的疑虑应有更深度的讨论和更深刻的认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量化适宜性评价可以为高校封闭校园的开放做出科学指导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