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对黄芩苷的三种载药系统(磷脂复合物、脂质体、β-CD包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磷脂复合物复合率为97.23%,载药量为32.71%,表观渗透系数为[(82.97±15.13)×10-7](cm·s-1),均为三者中最高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水中溶解量是黄芩苷的4.56倍,在正辛醇中约是其70.17倍,表明黄芩苷形成磷脂复合物后溶解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稳定性实验表明磷脂复合物对温度、湿度、时间因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其外观颜色逐渐变深,但其中的黄芩苷含量没有发生变化,对光稳定。通过电镜扫描、红外光谱、量子化学等方法对磷脂复合物的复合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表明磷脂和黄芩苷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互作用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复合物,二者间没有发生化合作用形成新的化合物。鼻粘膜毒性实验表明磷脂复合物滴鼻给药对大鼠鼻粘膜没有明显的毒性。在体鼻粘膜吸收实验结果表明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的吸收饱和度没有明显差别,但磷脂复合物鼻粘膜吸收的速率明显高于黄芩苷。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较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经由静脉给药和鼻腔给药防治后,对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黄芩苷及静脉给药相比,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经鼻给药,对上述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磷脂对鼻粘膜的清除作用具有保护作用,能延长药物在鼻腔内的滞留时间而促进药物吸收。小鼠脑内黄芩苷动力学研究表明,磷脂复合物鼻腔给药脑内AUC显著高于黄芩苷和静脉给药,说明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并经鼻腔给药后黄芩苷的脑内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综合本课题研究的所有结果可见,黄芩苷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并经鼻腔给药后,其药理作用显著增强,为脑内疾病的治疗及中药注射剂改变给药途径、增强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