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故事是京剧舞台上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清代是“红楼”戏曲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文人雅士的案头之作,往往内容冗杂,形象单薄,尽管无法成功搬演,但还是为日后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民国时期的“红楼”戏大量搬演于舞台之上,众多京剧名伶参与其中,故事题材多样化且有着明确的思想主题,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人物。荀慧生先生钟情于《红楼梦》,他先后编演了《红楼二尤》、《晴雯》等六出“红楼”戏,虽均诞生于“南欧北梅”之后,但他的作品取得了超越性的成功,至今活跃于舞台之上。荀先生的“红楼”戏矛盾冲突强烈,既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又有利于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深化;荀先生还极其注重舞台效果,通俗易懂的语言拉近了表演者与观众的距离,饱满的情感又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获得预期的效果;此外,荀先生的创作别出心裁,他极力避开红楼故事的热点人物,选择原著中的陪衬角色加以改编,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创作崭新的红楼故事。荀先生的“红楼”戏剧本与《红楼梦》文本在题材的选择和人物的塑造、叙事结构及叙事视角、语言与形式三方面有着质的区别。首先,小说的情节波澜起伏,戏曲则选取矛盾集中的典型事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呈多面性,而戏曲必须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格。其次,《红楼梦》有着宏大的网状结构,“红楼”戏则需要使用线性结构清楚明了的将故事展现给观众;曹雪芹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而舞台上表演者则采用第一人称;小说的多元化视角可将故事画面多角度的呈现在读者眼前,戏曲的二元化视角却为舞台观赏的最佳效果。再次,小说的语言华丽典雅且创作自由,戏曲为了迎合观众的理解,唱词和念白必须通俗化,还要严守京剧程式化的限制。另外,小说在成书之后就有了稳定的文本,而戏曲剧本的形成是在表演中不断完善的过程。荀先生的“红楼”戏在荀派弟子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他的二代弟子刘长瑜继承了《红楼二尤》的表演,童芷苓也对此加以改编,形成自己的代表作品,将荀派“红楼”戏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