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牧是指一种形成于草原上的一种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游牧民族,特别是北方、西北方及西部地区,干旱、半干旱以及高寒干旱地区。在这样的气候、地域条件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游牧民族以及游牧文化,并且也形成了以集体迁徙于春季牧场和冬季牧场放牧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并衍生出独有的沿水逐草而居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游牧民定居就成为了游牧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草地退化,风沙侵袭等种种环境问题不断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并在政府力量的推动下,牧民定居作为环境保护、摆脱贫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在各地,尤其是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施。新疆是全国第二大牧区,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北部,草地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4%,是新疆典型传统的游牧区域,于2008年正式大规模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至今已实行六年,目前牧民定居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定居率和定居水平显著提升。福海县作为牧民定居工程示范县,已有大批牧民完成定居,规模效应显著,选取福海县作为新疆牧区的代表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有客观的依据。牧民定居政策在该地区实施20多年,牧民定居工程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是六年来福海县政府投入巨大,却依然只解决了一半牧民的定居。并且这一半的牧民依然有少部分不适应定居的生活和生产,他们的收入来源依然是单一的农牧业。随着定居后牧民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定居牧民的需求也相应的改变,而政府就需要着眼于这些改变,才能继续更好的攻坚牧民定居这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本文采取牧民定居社会适应性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通过文献研读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描述出福海县牧民定居后社会适应程度的横断面情况,主要从经济、社会以及个人的情况来具体分析福海县牧民定居社会适应性的问题。经济方面,虽然近年国家以及政府对新疆地区高度关注以及大量资金投入,并且福海县得到黑龙江省的对口支援,但是福海县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第一产业中的畜牧业。由于畜牧业的过度发展,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方面,福海县牧民定居的工程的进一步推进,福海县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变。对福海县社会与牧民定居二者之间的融合度的研究得出,福海县的牧民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社会交际处于自我孤立状态,除了经济、政策方面的硬性提升外,在文化交流,牧民与外界的社会交往有待加强。牧民群体方面,牧民定居并不完全是牧民决定,而是受到经济、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推动,政府与牧民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造成了在牧民定居过程中政府对牧民个人意愿的考虑不足,牧民定居后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对福海县牧民定居社会适应性的调查研究得出了上述问题,从福海县县政府相关部门、牧民以及社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来提高牧民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社会适应性建设。合理发展畜牧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保护环境、合理规划牧民定居,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创新人才,传承福海县哈萨克族优秀文化,加强牧民与外界的交流,加强牧民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互动,完善牧民定居点与牧民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希望本文能为福海县牧民定居的社会适应性的加强以及福海县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