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利多卡因致大鼠中毒惊厥模型,测定中毒惊厥过程中海马CA1区细胞外液一氧化氮含量,并应用一氧化氮合酶阻滞剂7-硝基吲哚(7-NI),观察nNOS的活性以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探讨一氧化氮在利多卡因致大鼠中毒惊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250±20g(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大鼠异氟烷(isoflurane)麻醉后气管插管吸氧自主呼吸。股静脉切开置管以1ml/hr的速度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动物立体固定后,头皮刺入电极持续监测EEG。切开头皮,用微型颅钻在海马CA1区(前囟(bregma)后方3.6mm和左方2mm处)打开一直径约2mm的圆孔,将微透析探针刺入大脑皮层2mm,用乳酸钠林格氏液以2μl/min的速度灌注,稳定60min后收集脑组织透析液20min,之后按照实验分组给与不同的处理。利多卡因组(L组):给予2mg负荷剂量后,以4mg·kg-1·min-1的速度经股静脉持续泵入利多卡因,空白对照组(S组)以相同速度泵入乳酸钠林格氏液。7-NI组(7-NI组):静脉泵入利多卡因前30min腹腔内注射30mg/kg nNOS抑制剂7-NI(7-硝基吲唑),其它2组于相应时间点腹腔内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0min后继续收集微透析液,每隔20min收集一次,共收集40min,连同最初20min的透析液一起-20℃冰箱保存备用。观察惊厥波(EEG上出现振幅超过100μV宽大快速的脊波并持续5-10秒以上)出现后,停止泵入利多卡因。7-NI组若不出现惊厥波则泵入利多卡因与预实验中保证绝大多数大鼠出现惊厥波时泵入利多卡因相当(由统计软件计算95%可信区间)。记录惊厥波发生及持续时间,呼吸减弱或消失及恢复时间。标本的采集及检测方法:(1)微透析液的收集及测定:所有组在建立了静脉通路并固定后,用脑立体定位仪固定大鼠头部,沿头部中线位置剪开头皮,分离软组织,在前囟后方3.6mm,旁开2.0mm钻开颅骨,挑开硬脑膜并放置透析针,以2μl/min的速度推进微量推进泵。从微透析针出口端至收集管全程保持在0-4℃环境下,微透析液收集完后放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微透析液用来测量CA1区一氧化氮浓度,采用CAYMAN公司的Nitrate/ Nitrite Colorimetric Assay Kit(Cat No780001)对NO进行微量测定,测量条件和步骤依照试剂盒说明进行。(2)微透析液留取完毕后深麻醉下(5%异氟烷麻醉)沿肋缘剪开胸廓暴露升主动脉和心脏,提起心尖剪开左心室,经左心室插灌注针至升主动脉并固定,接灌流冲洗液和固定液(4%多聚甲醛),同时剪开右心耳并开始推注冲洗液和固定液进行全身固定。固定完毕后断头,小心剥开颅骨取出全脑,取海马所在的节段区放入固定液中4℃保存。NOS免疫组化测定采用SP法进行,按照试剂盒要求步骤依次进行,最后的标本片在光镜下(10×40)计数5个视野的桔黄色阳性细胞数量,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数据以x_±s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 < 0. 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各组间体重、心率、微透析针置入并稳定60min及L组开始出现惊厥波时(其他两组于相应时间点)两个时间点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S组相比,L组脑透析液中NO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L组相比,7-NI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与S组相比,L组海马CA1区nNOS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与L组相比,7-NI组显著减少(P<0.05),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S组未见惊厥波出现,L组和7-NI组出现惊厥的时间有显著差异,7-NI组出现惊厥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大鼠海马CA1区NO升高对利多卡因致大鼠惊厥有促进作用,NO升高可能是nNOS活性增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