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19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已在世界范围内蔚为显学,但却鲜有评论者以女性主义的视野观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本文旨在进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19世纪60-80年代的小说以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为理论观照的文本研究。本文以“身体”划定本文的论述范围,以性别视角来审视这个领域内的各个文化变量,以主体认同作为论述方向来统摄整个分析域。“性别”本身作为一种主体身份,它如何与其他身份相互作用彼此纠缠,个人又如何在这个多重权力场域中进行主体身份定位。本文并不局限于探讨女性的身份定位,而是试图通过男女两性各自的生存境遇来窥视陀氏对所处世界的文化言说。本文所探讨的主体身份认同不仅指个人主体的身份认同,同时还指涉俄罗斯民族国家的主体身份认同,在实际操作中以个人主体认同为主线明线,而将民族国家的主体身份认同处理为暗线或者说退居为个人主体认同的背景。在陀氏的作品中,宗教、阶层、性别、种族等话语相互缠绕,陀氏正是借重了这些话语浓墨重彩地绘制了一幅卓越的艺术景观。
本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探讨陀氏对“性”这一文化符号的编码。性不仅是两性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同时也是权力关系的纠结点。性行为中所携带的权力关系是文化中最为普及的意识形态。本章通过对陀氏小说中两性之性的分类解读,阐述性分别在男女两性的主体认同中所扮演的角色,由此窥破陀氏对性这一文化符码象征意义的设置;从小说对性别秩序的坚守以及叙事中的纵横裂隙中得以洞悉陀氏的价值诉求。
第二章主要探讨陀氏对“疾病”这一文化符号的编码。将疾病赋予特定的文化意涵已成为与读者心照不宣的社会象征符号资源。疾病是一种重要的身份标记,陀氏赋予传统女性、新女性、男性知识分子的各种疾病,无疑关涉着某种身份指认。
第三章主要探讨陀氏对“身体的死亡”这一文化符号的编码。死亡不仅关乎身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也能成为一种死亡的范式而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父亲的尸体指向“弑父时代”价值观的调整并与主体认同问题相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