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保障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问题。作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新阶段,公共租赁住房已经是新建保障性住房的主要形式,其建设规模、时间安排、选址布局、分配使用和后续管理是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内容。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所取得成绩虽有目共睹,然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不仅在选址和建设上频频出现选址偏远、进度缓慢和质量低下等问题,在配租和使用上出现的弃租问题也日趋严重。科学理解及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是住房保障政策的当务之急。空间区位是影响住房价值的关键因素。公共租赁住房区位状况对其居民的居住、就业及通勤带来的改变,会影响公共租赁住房的使用效率及保障水平。本文从空间分布视角对公共租赁住房进行分析。基于空间失配理论、住房效用理论及可行能力理论,应用实地调研所得翔实数据,综合采用定性及定量方法,对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进行全方位分析。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提出、国内外文献梳理及研究设计。第二章是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理论分析,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的理论论证、内涵界定与表征分析。第三章是问卷调查与描述性分析,包括调研过程描绘和应用统计方法对调研样本相关指标的全方位描述。第四章是空间失配水平的测度,应用职住平衡度、工作可及性、通勤时间尺度和通勤空间尺度进行测度。第五章是住房福利影响分析,包括从个体住房福利角度,对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可能导致的影响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形成机理梳理,包括从政府、市场和个体等主体维度,对形成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形成的因素及作用机理探究。第七章是矫正路径探讨,提出矫正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的可行路径。第八章是结论。通过上述系统的研究,本文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1)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存在。依照竟租理论、住房效用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如果公共租赁住房选址超出空间临界区位,额外增加的通勤费用将超过可能获取的住房收益,居民入住将面临效益受损,从而处于空间失配的状态。实证数据表明,居民入住公共租赁住房的行为显著恶化了居民的就业状况及通勤状况。从通勤时间指标看,84.4%的居民通勤时间超过“可接受通勤时间”。从通勤空间指标看,超过63.6%的居民的通勤距离超过合理通勤尺度。从居民住房福利变化看,接近50%家庭通勤成本增加超过住房支出减少,住房福利受损。依照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的相关内涵及界定,所选公共租赁住房样本区存在空间失配。(2)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影响和弱化个体住房福利改善。首先,住房支出节省不显著,住房支出水平得到改善幅度非常小,且部分群体存在住房支出水平增加。其次,通勤状况显著恶化。入住公共租赁住房带来居民通勤支出大幅增加,且从通勤方式、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等各方面呈现。综合考虑住房成本和通勤成本,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显著弱化了居民住房福利改善水平。同时,个体所具备的不同属性对住房福利改善的可能性及大小存在不同影响。(3)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形成机理复杂。政府、市场(企业及利益相关者)和个体(居民)三大主体基于不同机制,通过住房市场和就业市场对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形成施加影响。政府郊区化政策、保障性住房政策、职住平衡政策及公共交通政策等政策存在的偏差,直接影响公共租赁住房区位选址,进而影响其居民的居住、就业和通勤状况,成为形成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的直接动力。市场主体的行为形成和固化了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和就业空间形态,使公共租赁住房居民面临择居与择业的两难选择,进一步恶化其居民的职住与通勤状况,是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在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个体对居住区位、就业区位及通勤方式进行选择,最终形成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4)矫正和解决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的可行路径。第一、从选址角度,遵循综合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匹配性的原则,依照多样性目标进行选址。选址策略注重区域平衡以及居住梯度融合,在选址评价注重全面考虑评价因素和科学选取评价方法。第二、从营建角度,应采用混合居住模式和TOD导向模式,注重建设激励机制和信息获取机制优化。第三、从居民通勤及就业角度,注重改善公共租赁住房住区产业分布及公共交通设施配备状况,实现公共租赁住房居民的就近就业与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