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凭借规模效应、扩散效应和关联效应,制造业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尤为迅速和成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其优势逐渐减弱,越发受制于劳动力成本和污染治理成本,发展遇到瓶颈。在此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目前处于特殊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强调质量,已经进入降速提质阶段;其次,之前粗放的发展模式使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发展面临瓶颈,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各产业结构急需调整,在调整过程中面临各方面阻力;最后,前期发展所产生的副作用还未完全化解,因此在这一时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尤为重要。那么,制造业集聚这一发展模式能否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集聚能否缓解环境污染呢?本文对我国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关系的探讨,是以区域视角展开的。在梳理了关于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后,得出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N型关系,旨在为后文的论述提供理论基础。我国地域辽阔,改革开放后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特征较明显。虽然随着土地、劳动力、环保等成本的上升,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但制造业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格局没有改变。而且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描述,本文发现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污染排放量较大,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区污染程度较低。直观而言制造业集聚程度与环境污染存在正相关关系,那么制造业集聚会加剧环境污染吗?为深入探究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本文继而利用2000年至2013年我国30个省份20个两位数制造业的数据,分地区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具有“正U型”关系,且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区域;中部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具有“正N型”关系,且二者之间具有负线性关系,即处于N型曲线两个转折点之间的下降区域;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具有“倒N型”关系,且处于N型曲线两个转折点之间的上升区域。最后,在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地区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