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情性这一视角切入,通过检视魏晋玄学影响文学的情感本位的确立过程,抉发转型时期人文领域的独特蕴涵,以求对当今社会文化转型有所启导。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导论。概述已有研究成果和本文基本思路。
第二章:论述以王弼、向郭为代表的玄学自然之性与自然之情的具体内涵、相互关系。王弼关于情在性和欲之间运动的论述,是本文的核心理论。在此之前,先简要描述了先秦两汉儒家性情的大致走向,刘劭的才性论是魏晋玄学的理论起点,而东晋佛学的性情思想与玄学思潮有着内在关联。
第三章:论述魏晋玄学性情观如何影响文学情感的本位确立。本文认为存在着“玄学-士风-文学”的影响路径,借由这样的路径,玄学性情之真可以转化为文学情性之真。东晋时期玄学之性截断了汉末以来情感文学的大流,但此前与此后文学情感不断强化,文学的情感本位最终在齐梁时期得以确立。“诗言志”、“诗缘情”两个命题间的转换,可以佐证文学本位所发生的转移。
第四章:论述魏晋六朝文学观念中的情感本位的具体内涵。魏晋时期,文学之性实现了由教化到自然的格位转变;齐梁时期,为人与为文的分离促成了情感本位的最终确立。在文学观念中,情感本位体现在文情的兴起、表现、鉴赏等不同阶段中。物情和事情,是因不同触媒而兴起的文学情感,后者使文情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文人开始在华美、天然等辞采类型中有所取舍,显示出对情采的认识渐趋深入。创作者有意区隔文学与其它文字,且联系作品背景来理解其文情,使文情的独特性充分显示出来。
第五章:论述魏晋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走向。从建安文学到东晋文学,文情的格位在不断推移。建安文人和嵇康都意识到了自己与外界的紧张关系,他们总在寻求纾解情感困境的方法。建安文人的突围意识,嵇康的脱序人身份,体现出魏晋文人对命运压迫的抗争。嵇康的失败,预示着西晋文学情感将走向世俗化,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东晋文学的寡淡无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情感的缺位。在探析王羲之的人生志愿时,我们发现东晋文人其实有着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体验,但他们有意将其深隐在非主流的文学品类中。
第六章:结语。全文的终极旨归在于人的觉醒和文学自觉问题。魏晋南朝时期,玄学所启引的自然情性广泛表现在各个层面,文人已经意识到作为个体的独立价值。文学自觉是人的觉醒的必然结果,而自然真情与审美意识的觉醒是六朝文学自觉最根本的地方。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转型中,我们应从魏晋文化思潮中吸取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