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出现全球化、自由化、证券化趋势。在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推动下,金融产品创新日新月异,主要西方国家金融业重新回归混业经营。银行本位金融的局限性不断暴露,其内在结构性缺陷所蕴涵的安全隐患,不断考验着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固性。东亚金融危机、南美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等等,不断地给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提出挑战,迫使人们寻求新的金融道路,规避潜在、复杂的金融风险。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发展深化的产物应运而生,成为一部分发达国家的主流金融手段之一。在国内,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改革开放步伐加快,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成为各方共识。在与国际金融接轨并融入国际金融的进程中,来自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将给相对落后的国内金融带来挑战。因此,国内金融急需加大金融改革与创新力度,吸收国外一切先进的金融思想和金融创新成果,获得与外资金融机构对等的竞争条件。在此背景下,研究国内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国内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问题,结合国内客观经济环境,着重研究了下述问题。运用经济学理论以及金融效率理论,系统地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揭示了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内涵。分析了国内金融效率相对低下的现状,结合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内涵,论证了资产证券化对提高国内金融效率的积极贡献。上述研究工作,为全文的有关研究进一步展开和深入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资产证券化的有效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组织机构建设。本文分析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资产证券化组织模式,归纳了其中可资借鉴的共性特征。在吸取国外资产证券化组织模式的有益经验并充分考虑国内具体外部环境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主导型的双层风险隔离的国内资产证券化组织模型。在此过程中,提出了包括核心层、紧密层和支持层的三层次资产证券化组织模型的总体构造思想,具体设计了资产证券化组织模型的主要构成部分,如资产证券化公司(ABSC)、特殊目的载体(SPV)等等。本文对作为资产证券化核心技术之一的信用增级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阐述了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功能,剖析了有关信用增级技术优劣。在此基础上,构建了<WP=4>外部信用增级的优化决策模型,优先/次级结构信用增级的优化决策模型,设计了国内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基本模式。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灰关联分析模型,对基础资产早偿产生显著影响的关键因子进行识别和选择。运用灰关联分析所选择的关键因子,构建了基于基本线风险函数的基础资产早偿率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金融产品定价理论,构建了基于基础资产早偿的资产支持证券定价模型。根据资产支持证券的本质特征和金融工程的基本思想,将资产支持证券拆分为一个固定付息债券和一个期权空头,利用现金流折现定价模型构建了固定付息债券定价模型,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理论构建了资产支持证券内含期权的定价模型,然后将两个定价模型复合,从另一角度构建了基于资产支持证券内含期权的资产支持证券定价模型。本文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面临的会计核算问题,阐述了会计核算问题对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性影响。提出了正确判别对资产证券化进行表内处理,或者进行表外处理的标准。分析了发起人与发行人进行会计报表合并与否的利弊,在吸取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是否实行会计报表合并的判别标准。本文跟踪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研究的新进展,对作为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最新成果之一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进行了分析。作为本文研究的深化,率先比较系统地对国内知识产权证券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国内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动力,构建了国内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本交易模式,对实现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促进国内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