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ITF)、粘蛋白2(Mucoprotein,MUC2)在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4周龄小鼠结肠中的时序性表达,并通过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观察ITF、MUC2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巨细胞病毒结肠炎时ITF、MUC2的变化,阐明巨细胞病毒结肠炎的可能发病机制。 方法:4周龄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病毒组、GCV组3组。空白组:等量0.9%氯化钠腹腔注射;病毒组:一次性腹腔注射MCMV(TCID50=105.31/ml)100μl,从接种MCMV24小时后等量0.9%氯化钠每日1次腹腔注射;GCV组:一次性腹腔注射MCMV(TCID50=105.31/ml)100μl,从接种MCMV24小时后GCV60mg/kg每日1次腹腔注射。每组分为3天、7天、14天三个亚组。观测小鼠的生长发育情况、体重变化。以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PCR法检测结肠MCMV D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结肠的ITF、MUC2 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1.MCMV Smith毒株的TCID50=105.31/ml。 2.小鼠生长发育情况:病毒组小鼠生长发育落后,体重低于空白组和GCV组;GCV组发育介于空白组和病毒组之间,GCV组体重均低于空白组。病毒组体重在7、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V组体重在7、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肠病理变化:病毒组在第3天时结肠粘膜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粘膜充血、水肿;第7天时病理变化加重达高峰,可见溃疡形成,粘膜腺体结构紊乱;第14天时病理变化仍保持较高水平。GCV组在第3天时结肠病理变化与病毒组类似,第7天时结肠粘膜内可见溃疡形成,粘膜腺体结构紊乱;第14天时粘膜充血水肿较病毒组明显好转。 4.病毒组结肠组织MCMV-DNA PCR在第3、7、14天时均出现阳性条带;空白组结肠组织MCMV-DNA PCR各时间点均未见阳性条带;GCV组MCMV-DNAPCR各时间点出现阳性条带,但较同时间点病毒组,亮度明显变弱。 5.空白组结肠ITF mRNA表达在3、7和14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ITF mRNA表达在3天时减少,7天时ITF mRNA表达增加,14天时ITFmRNA表达达高峰,三个时间点ITF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V组ITF mRNA表达在3天时增加,7天时ITF mRNA表达较高,14天时ITF mRNA表达达高峰,三个时间点ITF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空白组结肠MUC2 mRNA表达在3、7和14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MUC2 mRNA表达在3天时减少,7天时MUC2 mRNA表达增加,14天时MUC2 mRNA表达达高峰,三个时间点MUC2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V组MUC2 mRNA表达在3天时增加,7天时MUC2mRNA表达较高,14天时MUC2 mRNA表达达高峰,三个时间点MUC2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MCMV感染后急性期可引起ITF、MUC2基因表达下调,恢复期ITF、MUC2基因表达上调。 2.更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病毒复制,ITF、MUC2基因的表达上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