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戏相关论文
“新剧”,即“早期话剧”,从诞生到衰落经历了约20年的变迁,也被称为“文明戏”或“文明新戏”。新剧起源于清末学生演剧,以表演时事新......
在中国现代话剧正式形成之前,中国话剧的雏形已经形成,被称为文明戏。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传入中国,对中国戏剧的形成和中西文......
中国喜剧电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深受滑稽戏影响,尤其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喜剧人物形象与观众欣赏好恶相关,深入研究则涉及社会......
[摘要] “主流电影”的概念是从2005年开始被广泛运用并讨论的,在民国时期的主流电影中是没有商业片与艺术片之分的,所有的影片在创......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曾讲述过自己艺术上发展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后,他到了上海,看到新的文明戏,新式舞台,就创排了......
在近现代戏剧史上,从来没有把\"文明戏\"这个名字作为一个标签来研究。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文明戏\",即作为历史事件的文明......
早期中国电影与文明戏的互动与交往的历史,是中国电影在本土文化中探寻民族性的发展历史,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现代性探寻的历史缩像......
对于话剧和电影这些在现代化进程中传入中国的新艺术形式与媒介,不能以模仿的“像”的程度为评价的标准.而应与在本土市场和观众中......
本文以文明戏为案例,探讨二十世纪初上海娱乐文化发展与社会文化嬗变之间的关系。娱乐活动在历史发展中不只是花边和点缀,它还是文化......
上海作为中国话剧艺术的摇篮,为话剧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也贡献了很多优秀剧目。一部中国话剧史的华彩篇章,少不了上海的艺术......
“三太子”带头抢演员 民国元年(1912),北京开禁有了女子演戏,来自天津以及河北的“坤角”(旧时戏剧女演员)们,纷纷到京献艺,让北京城的......
“五四”时期,中国近代戏剧萌芽发端,在西方近代戏剧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从完全照搬照抄到逐步形成本土化的话剧模......
刘艺舟民国元年之行迹清晰地昭示了文明戏的早期形态和属性,其本人亦为借戏剧活动推行政治理念的先导和表率,因而极具典范意义。1912......
文明戏的角色制是一种开放的、风格化的演艺体系。其来源,一是传统戏,二是日本新剧。文明戏舞台上,辛亥革命前后由言论正生扮演主角,“......
本文从大众文化的视角,选取了一段典型的时期、一个典型的案例,来探讨娱乐和政治、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尽管政治波谲云诡,但并......
一、文明戏研究的四个阶段学界对文明戏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初至新文化运动为第一阶段;新文化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为第......
<正> 对抗战时期沦陷区话剧运动的考察,笔者基于三个视点:一是全民抗战的总背景下,沦陷区异族统治的政治环境给社会生活和文化思......
以往的文艺研究,一般重视了文本本身的美学价值,而忽视了读者(观众)的接受心理层次,本文以上世纪初至30年代上海社会商品文化存在......
<正> 一、几种起源说 1907年6月1日,在日本东京“本乡座”戏馆里,一批中国留学生组织的春柳社继《茶花女》片断之后,第一次演出了......
话剧初叫文明戏,“五四”后名为“爱美剧”、“白话剧”,1928年由著名剧作家、导演洪深定名为话剧.民国时期昆明先后成立激楚社、......
文明戏剧人与现代演剧界的关系并不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伊始就已界限分明。新文化运动者提倡改良戏剧,批判旧戏,文明戏剧......
自从“春柳社”于1906年12月在日本东京首次以中文演出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以来,经过文明戏的失败以及学校演剧和“爱......
田汉自幼爱好戏剧,在长沙师范学校时接触了京剧和文明戏后,就试作《新教子》、“新桃花扇》等京剧剧本。1916年,他随舅父易梅园去日本......
一百多年前,中日两国之间通过一个刊物展开了戏剧交流,该刊物的名字叫《文艺俱乐部》,是东京博文馆发行的月刊杂志。从1906年到191......
中国话剧的“鼻祖”——文明戏,常因其诲盗诲淫、低俗迷信的内容和不中不洋、混杂媚俗的手法而为精英人士所不屑。借着中国话剧百年......
【正】 起始构筑电视节目《东方时空》的人,是很有见地的,创造了融有文学、传媒和电视艺术个性的电视新闻杂志,受到了观众欢迎。特......
【正】 关于我国话剧的来源及其形成的问题,建国以来基本上形成了一种看法。那就是:“一九○七年后由春柳社由日本传入较完整的话......
201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学期间,张丽芬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刘思远教授围绕亚洲跨文化研究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刘......
本文通过对文明戏莎剧在中国演出情况的论述,揭示文明戏莎剧演出与中国现代戏剧共生共长的复杂关系,以及它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重......
“文明戏”作为戏剧名词出现于20世纪初,渐渐消失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其间,不少戏剧现象都被指称为文明戏。据史料分析,文明戏可大致......
经典话剧《家庭恩怨记》是春柳社上演次数最多的剧目,讲述的是"十里洋场情迷海上花,金钱人祸财色双双破"的故事。要在戏剧先辈们创作......
陈大悲是中国话剧形成时期的先锋 ,从文明戏的衰落到现代话剧的确立 ,他是一座桥梁。他对中国话剧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文明戏作为中国话剧早期过渡阶段,被认为存在类似中国传统戏剧脚色制中分派脚色的做法。直观的现象是1914年上海报刊上的广告、剧......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话剧的开端是春柳社。这几年一些中国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该文讨论春柳社在中国戏剧史上的位置,同时也讨论中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