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关前满族社会风俗是从肃慎至明代女真沿袭千年及不断完善的结果,是这民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历史结晶,是清朝社会风俗形成的前身。入关前社会风俗,婚俗由遗留的多妻子制、收继婚、早婚等旧习俗到政策性摒弃转房婚和族内婚、早婚;饮食方面在食源、器皿、规模、礼节等方面发生明显汉化倾向;服饰虽有些变化,但依然保持本民特色;宗教信仰突显了民族融合的特性,萨满教由盛转衰;舞蹈由原始的随兴而起到身份等级限制性;建筑方面由坐北朝南门东开的口袋房向八门、角楼、瓮城的汉族宫殿转变。社会风俗变迁的表现形式为宗教、舞蹈等原有风俗的冲突性与婚俗、教育等方面先进文化的适应性,特征为对本民族语言、服饰、骑射特色的保护性,饮食、建筑等方面二元文化并存性,宫廷与民间变迁进程不平衡性的三个特征。女真(满族)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主要是周边民族的影响,满蒙军事同盟、政治联姻对其饮食、文字、宗教等方面渗透。随满汉人口流动、商业贸易等途径的交流引起文化教育、生活礼仪等改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居住方式、交通方式、生产工具等方面的进步,服饰、饮食、婚姻的改变。国家统治者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采取积极的措施,对陈规陋习、传统风俗进行变革与创新。比较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政策可以清楚这种旧俗变新俗的意义,极大缓和不同民族间的矛盾,促进民族的融合,而逐渐加强的农业生产与生活,不断提升和巩固了重农思想、一定程度地动摇了重武轻文的观念,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为满族入关奠定了物质基础与精神动力,为清代满族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