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深刺颈肩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明确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上进一步探索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针刺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参照第3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诊断标准,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条件合格的患者共15例。在操作前均与患者沟通并告知本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治疗方案已通过相关伦理审核。深刺颈肩三针的具体治疗方案为:针刺取穴:患侧颈5、颈6夹脊穴,患侧肩井穴;操作方法:根据患者胖瘦采用0.30×50mm、0.35×60mm或0.35×75mm的一次性针灸针,深刺患侧颈5夹脊穴、颈6夹脊穴在棘突下缘旁开0.5寸,直刺1.5-2.5寸,以出现麻电感传至肘、腕或手指为度,直刺肩井穴0.5-0.8寸,以斜方肌跳动或患者自觉局部酸胀感为度;颈5或颈6夹脊穴与肩井穴连电针,连续波频率5赫兹,强度以肩部肌肉颤动且患者耐受为度,留针时间为25分钟。每天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3~5天,6次为一个疗程,若在治疗期间康复则停止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观察记录患者的VAS评分、“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状治疗成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脱落0例。男性患者6人,女性患者9人。平均年龄47.6±15.1岁,45岁以下年龄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人,其中男性和女性各占50%。45岁及以上年龄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人,男性占33.3%,女性分占66.7%。(2)对15例患者VAS疼痛评分量表医治前后病患疼痛均值展开比较,颈部疼痛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减轻,治疗后差值为1.18±0.30分。提示深刺颈肩三针法可以改善神经根型经病患者的颈部疼痛程度治疗前较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15例患者填写的田中靖久颈椎评分量表的评分,颈部疼痛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减轻,治疗后差值为0.50±0.13分(P<0.05),上肢疼痛和(或)麻木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轻,治疗后差值为0.83±0.21分(P<0.05),手指疼痛和(或)麻木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轻,治疗后差值为0.59±0.15分(P<0.05),工作和生活能力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轻,治疗后差值为0.50±0.13分(P<0.05),椎间孔挤压实验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轻,治疗后差值为0.70±0.18分(P<0.05),手的功能治疗前相比明显减轻,治疗后差值为0.50±0.13分(P<0.05)。提示深刺颈肩三针法可以改善神经根型经病患者的颈部疼痛、上肢疼痛和(或)麻木、手指疼痛和(或)麻木、工作和生活能力、椎间孔挤压实验症状治疗前较治疗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田中靖久颈椎评分量表的评分,感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别,治疗后差值为0.61±0.15分(P>0.05),肌力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别,治疗后差值为0.61±0.15分(P>0.05),腱反射治疗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别,治疗后差值为0.45±0.11分(P>0.05),提示深刺颈肩三针法可以改善神经根型经病患者的感觉症状、肌力、腱反射治疗前较治疗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感觉症状、肌力、腱反射症状均未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93.3%。结论:(1)深刺颈肩三针能够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水平。(2)深刺颈肩三针可以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使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增强对该病的综合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