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夫韦肽是基于HIV-1膜融合蛋白gp41的核心构象的三维结构全新设计开发的新一代HIV融合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抗HIV药物开发前景。为了对一类新抗HIV药物西夫韦肽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分子水平的药理机制做出全面深入评价与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了HIV感染者体内西夫韦肽的液质联用定量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完整详细的确证性考察,结果表明液质联用定量方法灵敏度高达9.75 ng/mL;批内(间)准确度在-8.37~2.53%之间,精密度CV在2.74~7.57%之间;回收率在75.60~80.35%之间;血浆样品在各种不同贮存条件下,准确度在-6.56~4.51%之间,精密度CV在3.86~10.41%之间,表明各项方法学指标考察结果均符合新药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适用于HIV感染者血浆中西夫韦肽的含量测定。本文利用所建方法对IIa临床试验两个剂量组(10 mg、20 mg)共19名无治疗经验的HIV感染者每天一次皮下注射西夫韦肽连续给药28天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个剂量组(10 mg、20 mg)的病人体内,西夫韦肽被迅速吸收,达峰时间短,表观分布较广,半衰期长,表现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连续28天多次给药两个剂量组病人血药浓度平稳;累积比达到1.7和1.3,表现体内有一定蓄积现象。在IIb临床试验中,对8名有治疗经历的HIV感染者皮下注射西夫韦肽联合口服HAART(HighActiveAnti-Retrovirul Therapy)药物连续治疗168天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HIV感染者连续128天给予20 mg西夫韦肽联合HAART治疗的药时曲线表明平均波谷浓度Cmin均远大于体外药效试验EC50;首次给药后及末次给药后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统计意义差异(P>0.05),说明168次连续给药后,首末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无显著变化;联合用药病人代谢明显加快,表现为清除速率加快,消除半衰期变短,西夫韦肽的药代动力学可能受到与HAART药物合用的影响。本文第二部分首先建立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的多肽-单双层生物膜相互作用研究系统,通过数据拟和结合模型分析,研究西夫韦肽(及恩夫韦肽)与生物膜亲和常数的定量信息、多肽与生物膜结合的相互作用力的性质(疏水作用及静电作用)、多肽与生物膜结合方式(表面接合及插膜、孔道)的定性信息,以及动力学过程信息(一步结合、两步法反应结合),从分子水平完善了西夫韦肽融合抑制的药理机制。结果表明西夫韦肽首先在疏水相互作用或静电吸附的驱动下,以两步反应的方式,选择性吸附和富集在生物膜受体丰富的刚性区域,只是膜表面结合,未能插膜或形成孔道,再与gp41结合发挥融合抑制药效。而恩夫韦肽对所有磷脂膜均有一定程度的结合,并不特异选择性吸附于饱和程度较高的磷脂构成的单(双)层生物膜,表明恩夫韦肽的磷脂膜普遍结合能力是其发挥融合抑制药效的途径。两者对于生物膜选择性的不同既表明两者分子水平上不同的药理机制,也解释了西夫韦肽药效强于恩夫韦肽的原因。本研究首次对无治疗经历以及有HAART治疗经历的HIV感染者中注射用西夫韦肽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性、疗效等的长期跟踪和完整评价报道,直接为西夫韦肽的药物上市审批提供第一手的临床依据,为不同治疗经历的HIV感染者西夫韦肽的单用和与HAART药物联用的临床给药方案的完善提供了依据。第二部分的创新性在于建立了新型基于SPR的多肽-单双层生物膜相互作用研究系统,并首次应用于多肽类融合抑制剂-生物膜相互作用研究,克服了目前其他方法不能解析多肽生物膜相互作用实时信息的缺陷,首次完整阐明了西夫韦肽和恩夫韦肽分子水平上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膜向性、作用力分析、动力学过程,并对西夫韦肽、恩夫韦肽已知融合抑制的药理机制做出了进一步完善,对西夫韦肽药效远好于恩夫韦肽做出了合理解释,为今后多肽类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选择,也为HIV融合抑制剂筛选靶标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