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皇家外科学院大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 rat,RCS)为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经典动物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是视网膜内唯一向高级视觉中枢投射信号的神经元。研究RGCs在RCS大鼠病变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对进一步认识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变过程有积极的作用。国内外没有分类研究RCS大鼠病变发展过程中RGCs形态学改变的研究报道。本实验对出生后RCS大鼠病变发展过程中不同周龄的RGCs进行分类计数比较并对RGCs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进行了比较研究,初步探讨病变发展过程中其RGCs在形态学上的变化特性,加深对视网膜变性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方法 取出生后3、4、5、6、7、8、9、10、11、12周龄RCS大鼠和对照组大鼠,每周龄各3只,剥离视网膜,固定后行视网膜平铺片,甲酚紫染色,使用LEICA DM TRET显微镜及自带的LEICA Q WIN系统软件进行对比分析。按照节细胞层全部细胞,节细胞层中细胞横径,细胞横径≥9μm三种标准,分别观察和计数RCS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密度上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测分析生后3、5、7、9、11周龄RCS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并对RCS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肿胀线粒体进行了计数和比较。 结果 1、视网膜节细胞层全部细胞的密度上,RCS大鼠和对照组在各年龄段之间没有显著差异。Rcs大鼠自身前后年龄段对照发现,其生后5、6周龄段密度上相较于生后3周龄段有显著性下降。其余各周龄段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2、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密度比较上,RCS大鼠生后10周龄的节细胞密度比对照组生后10周龄有显著增加,其余各周龄间比较两者没有显著差异。RCS大鼠自身前后比较,其生后10周龄神经节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其生后3、5、6、11周龄,其余个周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3、α亚型及部分亚型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密度的比较,RCS大鼠从生后4周龄起后的各周龄都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在7周龄后此差异更为明显。RCS大鼠自身前后对照,从生后7周龄开始α亚型及部分β和γ亚型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密度显著低于正常的细胞密度。 4、透射电镜对RCS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节细胞的细胞超微结构的分析。RCS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