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容性发展是让个体更加广泛且平等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通过提高生产性就业来实现的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不仅将“包容”视为一种经济增长的方式,更将其视为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包容性发展的定义包含三个重要因素:机会平等;生产性就业;可持续发展。机会平等是指一个人的福利只与个人的努力程度有关,与个人的环境无关。生产性就业是生产效率较高的就业。可持续发展是结构合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文中构建了“包容性发展三角”的理论框架来描述三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良好互动循环是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包容性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范畴,而是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需要一个由多层次、多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来进行综合测度。为此我们运用经济增长的诊断模型和决策树模型,找到可能对包容性发展形成约束的相关变量,并将这些变量纳入到衡量包容性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发展指数。中国的包容性发展指数在1978年到2011年中呈现波动中稳步上升的趋势。可持续性发展维度的波动是包容性发生波动的主要原因:生产结构的变动、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都将导致生产的可持续性下降从而引起包容性发展指数的波动。而生产性就业维度的增长是包容性发展指数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机会平等虽在近年来稳步上升但在三个维度中增速较慢。对中国31个省和直辖市的包容性发展指数测度表明,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包容性发展指数较高的地区多为东部地区,而排名靠后的多为西部地区。在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包容性发展的三个维度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文中对世界42个国家2011年的包容性发展指数进行了测算。排名靠前的1-10位的国家是:卢森堡、瑞士、比利时、挪威、日本、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英国和德国。中国的包容性发展指数在42个国家中排名第31位。根据世界各国的包容性发展指数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截面数据分析:在世界范围内,包容性发展指数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提升,但边际系数递减。“包容性发展三角”的三个维度之间的两两相互作用关系连接起来形成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循环关系。发展中国家在低收入阶段时,增长是脱离贫困的唯一出路。许多国家以开采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增长,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增加又通过消费需求推动增长。这一阶段的发展可概括为逆时针的循环“增长→就业→机会→增长”。在这一阶段增长以牺牲自然资源为条件,就业以劳动密集性为主,收入增长但分配不均,因此是包容性较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起飞后,其自然资源消耗过度,初级产品的生产被后发国家追赶,竞争力削弱,收入分配不均成为影响经济稳定的因素。此时,这些国家遇到发展瓶颈,面临着“增长不可持续……→生产率不高……→机会不平等……→增长不可持续”的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为突破瓶颈,实现平稳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主动选择包容性发展战略。按照顺时针方向,推动“机会平等→生产性就业→可持续发展→机会平等”的良性循环。从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包容性发展的路径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低包容性低增速的低收入阶段;低包容性高增速的中低收入阶段;高包容性高增速的中高收入阶段;高包容性低增速的高收入阶段。中国当刚刚从包容性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进入第三个阶段,主动通过战略选择提高社会的包容性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虽然包容性发展是长期的过程,但需要我们在短期的可行政策的推动下才能逐步实现长期目标。首先,中国应坚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的改革目标。避免子代无法公平地获取教育机会或者教育收益率因家庭出身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促进机会平等的改革有利于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合理化,从而创建和谐有序社会。其次,生产性就业的关键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中国在通过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社会保障,增加劳动技能的相关培训,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力人口增长速度和转移速度的下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所以,中国应该通过引导各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资本利用率来提高劳动力生产率,从而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调控经济增长的速度。最后,坚持创新战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中国在高技术产品密度方面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加快中国向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换,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为中国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环境、增加科研投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开发国内消费市场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都是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