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及语感培养问题,是近20年来语文教育界研究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也是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对促进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特别是正在逐步兴起的语感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语感的特征及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综合了多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专家对“语感”的论述,得到了关于语感特征的一些认识。并认为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又启发我们如何进行语感培养的实践。 第二部分:加强初中学生的诵读实践,构建言语图式。语感直接感受的对象是言语形式,文本的言语材料是无声的,但文本的文字结构与意义结构提供了转化为有声言语的坚实基础与巨大空间。诵读可以把看不见的情感气韵、意味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物质形式。因此诵读对形成良好的语感起着重要作用。语感培养是有阶段性的,初中阶段学生的诵读有其独特的特点、内容和目标。具体阐述了初中学生的诵读指导策略。 第三部分:加强初中学生的人文教育,构建观念图式和情感图式。语感能力的另一种能力是指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优劣的判断能力。人们对言语对象的这种感受判断能力,需要有隐含在言语背后的观念相对应的观念图式和情感图式。因此在输入言语材料的同时,要注重构建观念和情感图式,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人格修养、审美鉴赏,也即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包括渗透道德教育、文化教育、人与人的关系发展的教育以及人和自然关系协调的教育。具体阐述了老师如何注重教学各环节的人文性,营造语感获得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