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ush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诉讼调解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早在西周时期就发挥着积极地解决纠纷的作用,至今更因其平和有效的特征并作为我国民间和司法程序主导型纠纷解决手段不断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被人们誉为“政法工作的第一防线”。然而,近几年关于“调解热”的研究暴露出了我国民事诉讼中调解制度的许多问题。从民事诉讼的基本模式来分析,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程序结构模式属于职权主义类型,这必然造成诉讼调解过程中诉权与审判权的配置失衡,也必然会导致了立法时程序结构模式设计上的缺陷和司法实践中的诸多弊端,从而出现“以劝压调”、“以拖压调”、“以判压调”、“以诱压调”的现象,既违背了当事人的自愿原则又与司法公正的目的相悖。因此,对民事诉讼中调解制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进行分析以实现调解制度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首先,本文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进行理论分析。简要介绍了民事诉讼的起源与发展,将调解制度放入了我国传统法治思想的文化背景,突出了调解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并以此为基础上论述了调解制度的功能价值,进而总结出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概念和特征,使调解制度在理论上符合一定的范式。其次,把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与域外相关制度进行了比较。具体分析了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以法国、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调解制度或类似制度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与域外相关制度的差异,以便为我国调解制度的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其三,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剖析。把我国现行调解制度的立法规定和实践操作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得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相关立法不完善、调解制度原则的规定不妥当、调解在制度方面的规定存在偏差、司法实践中常出现法官为了上级要求的结案率、判调率而刻意劝调、诱调和压调以及法官对调解的实际操作能力差降低了调解的效率。最后,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措施。提出了实行“调审分离”模式,建立健全庭前调解制度,彻底重构调解制度的模式;重塑调解形象,构建落实调解原则,强化自愿原则并明确界定合法原则;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实施程序改革,强调调解采用不公开形式,充分保护当事人利益,同时细化调解程序的启动,真正实现自愿公平,并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引入证据开示制度,保证调解顺利进行,最后明确调解协议的效力,增强调解的稳定性;还要提高法官调解能力,开创调解新模式,使我国调解制度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
其他文献
苏珊·桑塔格,美国当代一位颇富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批评家、作家,自20世纪60年代步入文坛以来,其美学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
在国内外金融竞争环境日渐激烈的今天,人力资源在金融机构中流动的现象日渐凸显,作为在内蒙古地区发展起来,已具备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也逐渐面临人员流动
<正>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三步走"以引进国际资本为主线,并不断对资本流动的管制作出相应调整,不仅取得规模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升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领域的金融
2012年和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对山东临淄齐故城内的一处铜镜铸造作坊遗址进行了发掘,有关的遗迹有铸坑、房址、水井及部分灰坑,出土有镜面范和镜背范。遗址的
<正>2014年以来,邛崃市纪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职责定位,着力深化"三转",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开创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主要做法转
<正>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了"百强报刊"的推荐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出版的《考古》月刊入选"百强社科期刊
努力提升德育课的教学质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是德育老师的主要职责。本文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探究了德育课有效教学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我校
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与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因素进行了诸多的分析与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某方面学习能力或学
《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不仅是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它所取得的成就历来都被学者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比”是太史
<正>《辉县汉墓(一)》由河南省文物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有正文约45万字,文后有彩色图版12版,黑白图版48版,定价186元。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