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在危北海教授胃肠复元法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评分、胃肠功能相关指标、炎性指标、临床结局等多角度观察胃肠复元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作初步探讨。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根据研究方案所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ICU收录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干预措施,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肠复元汤及大黄、芒硝灌肠治疗,疗程设定为7天。首先对两组患者的姓名、性别、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进行完善,研究期间逐一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7天治疗后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围、腹腔内压、肠鸣音次数、便潜血试验结果以及28天病死率和住院天数,并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将检验水准定义为0.05,即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以及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WBC、CRP,PCT、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次数、腹围、腹内压、便潜血等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28天病死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 Ⅱ、SOFA评分、WBC、CRP、PCT、腹腔内压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围均有下降,肠鸣音次数增多,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两组便潜血试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胃肠复元法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改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2胃肠复元法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并促进胃肠动力恢复,降低腹腔内压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防治胃肠粘膜出血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