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决策(social decision making),主要指社会情境中,参与决策的双方或多方互相影响之下而进行的决策。对于决策者而言,做出怎样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决策问题本身,还不得不考虑参与决策的其他方的利益得失和行动。研究者发现人们在社会情境中的决策行为往往具有其独特的行为特征,比如互惠、合作、不公平厌恶、利他惩罚等。我们当前的研究将探索利他惩罚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潜在加工过程)。 利他惩罚(altruistic punishment)是指团体中超越“利己”的动机,宁可自己蒙受损失,也要去惩罚不合作者,以维护公正,是一种明显的亲社会行为。以往关于利他惩罚性别差异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在基于最后通牒任务(UG)进行性别差异考察的实验中,有些发现男性有更多的利他惩罚行为,有些发现女性有更多的利他惩罚性为,还有的没有检验出性别差异的存在。另外,对于利他惩罚性别差异的解释还不够完善。研究者很少通过实证的方法考察造成该差异的原因,仅仅根据性别角色社会化等理论进行间接推理。在当前的实验中,采用中国人作为被试,考察利他惩罚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在实验一中,首先利用经典的UG任务考察性别差异。在实验二和实验三中,根据决策的双系统模型,采用时间压力和自我控制损耗两种方式分离两个系统,从认知加工过程的角度探索差异存在的原因。 实验一,采用经典的最后通牒任务检验在校大学生在一次(one-shot)和重复多次(repeated)的博弈中利他惩罚是否存在性别差异。西南大学在校生84人(男46,女38)参加了实验。同时我们还对与利他惩罚行为有关的几个人格量表进行了测量:行为抑制/激活量表、公正敏感性问卷和社会价值取向问卷。结果表明,无论是在one-shot还是repeated UG任务中,以拒绝率为因变量(拒绝率越高利他惩罚行为越明显),只有公平等级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在问卷与利他惩罚行为的相关分析中,仅有公正敏感性维度的受害者敏感性与被试对极其不公平提议的拒绝率相关显著。在行为抑制/激活量表得分上,女性的奖赏反应(BAS-RR)分数显著高于男性,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实验一中没有得到利他惩罚性别差异可能的原因有(1)实验材料所导致,在one-shot试次中,被试一次性的反应随机性太大。而repeated中试次重复次数过多,不能避免反应策略的产生。(2)在当前的实验任务设置(被试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决策)下,性别差异确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很多采用类似时间进程的研究都没有发现性别差异的存在。但是,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不同的心理加工过程伴随有相同的行为结果输出。所以,在实验二和实验三中,根据决策的双系统模型,我们将分别采用时间压力和自我控制损耗来更加精细地检验利他惩罚加工过程。 实验二的目的是通过时间压力的操纵,考察被试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根据自主的、无意识的反应进行决策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在无时间压力条件下,受到认知调节以后的决策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也就是考察性别差异出现在决策的什么阶段。74名被试(男生36,女生38)参加了实验。实验中,先对无时间压力组进行施测,通过他们的反应时确定有时间压力组的时间限制。然后所有被试依次完成延迟折扣任务(DDT,用于测量人们对于金钱奖赏的一般冲动性)和状态-特质愤怒问卷(STAEI)。实验结果表明,性别与时间压力交互作用显著。性别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无时间压力条件下,男性的拒绝率显著低于女性。在有时间压力下,男女拒绝率差异不显著;时间压力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对于男性,在无时间压力条件下拒绝率低于有时间压力,而女性在两种时间压力条件下差异不显著。在DDT任务上,折扣率k值性别差异不显著,说明男生和女生对金钱的冲动性接近。在STAEI问卷上,男生在愤怒外部表达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说明在面对不公平对待时男生的愤怒情绪体验及攻击性更高。那么我们可以将被试在有时间压力下决策的性别差异归结为愤怒情绪反应。该结果提示:对于男生来说,在无时间压力下的拒绝率低于有时间压力。他们通过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体验做出了更多的接受行为;对于女生来说,在无时间压力条件下拒绝率有升高的趋势。也就是说她们经过思考维护公平准则的动机战胜了自利的冲动。 实验三的目的是根据自我控制能量模型,探究被试在自我控制资源非损耗和损耗条件下,是否会出现利他惩罚性别差异的分离。119名被试(男生60,女生59)参加了实验。所有被试先填写简明情绪问卷,评定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然后按照损耗条件分组完成相应的Color-word Stroop任务,接着再次评定情绪状态,最后所有被试完成同样的UG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性别与损耗效应交互作用显著。相比于非损耗条件,损耗条件下女性的拒绝率显著降低,而男性的拒绝率升高。在损耗条件下,男生的拒绝率显著高于女生。在非损耗条件下,没有发现性别差异;初始愤怒情绪评定结果表明,男性在刚看到该提议方案时所引发的负性情绪显著高于女性。结果提示:男生在自我控制资源充分的条件下会压抑住自己的负性情绪,从而选择接受不公平的提议方案。女生经过自己的思考,维护公平准则的目标战胜了自利的冲动。从男女自身角度出发,实验二与实验三的结果是一致的,都是男性思考的越久拒绝行为越少,利他惩罚越不明显;女性思考的越久拒绝行为越多,利他惩罚越明显。 当前实验得到的总体结论是: (1)男性和女性在UG任务中面对不公平提议时第一时间的决策反应是不同的,表现为男性面对不公平提议时的即时负性情绪体验强于女性并伴随有冲动性的拒绝行为。 (2)在正常条件下,男性和女性在完成经典UG任务时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利他惩罚的性别差异,但是,相同的行为结果却有着不同的认知机制。 (3)在决策时间、认知资源充分的条件下,男性的自我控制可能主要导向对负性情绪进行调节,行为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说,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女性的自我控制则主要导向对自利冲动的抑制,行为上“维护公平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