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统计脑胶质瘤患者术后30天内进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早期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进一步分析比较早期不同时间段开始使用替莫唑胺化疗发生的不良反应,探索尽早开始替莫唑胺化疗的安全性。通过分析患者生存状态及肿瘤进展情况,进一步讨论脑胶质瘤早期化疗的治疗效果,为早期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术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统计脑胶质瘤患者术后30天内进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早期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进一步分析比较早期不同时间段开始使用替莫唑胺化疗发生的不良反应,探索尽早开始替莫唑胺化疗的安全性。通过分析患者生存状态及肿瘤进展情况,进一步讨论脑胶质瘤早期化疗的治疗效果,为早期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术后早期替莫唑胺化疗过的44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理级别、分子检测结果、手术范围、随访资料、头颅磁共振(MRI)检查、替莫唑胺化疗期间血常规、血生化检查以及不良反应等。结合替莫唑胺药物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列表,并依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对不良反应进行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神经肿瘤学反应评估(RANO)标准进行评估。[结果]共有44例患者在术后同步放化疗前使用替莫唑胺,年龄跨度为18-65岁,中位年龄43.5岁,男性24例,女性20例。“高危型”WHO II级脑胶质瘤患者9例,WHO III级脑胶质瘤患者20例,WHO Ⅳ级脑胶质瘤患者15例。其中由于胃肠道功能尚未恢复使用静脉注射替莫唑胺的患者2例,其余患者均为口服替莫唑胺。不良反应总结:发生骨髓抑制的患者5例(11.4%),疲乏患者5例(11.4%),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共24例(54.5%),其中恶心伴呕吐者7例(15.9%),便秘者7例(15.9%),食欲减退者11例(25%),且多表现为几种不良反应同时出现。将44例患者依据化疗开始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术后14天内行替莫唑胺早期化疗患者22例,定义为A组;术后15-30天内进行早期替莫唑胺化疗患者22例,定义为B组。将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肿瘤级别、肿瘤切除程度、手术范围以及化疗方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进一步了解发生不良反应的其他影响因素,再将所有患者依据不同性别、不同化疗方案、不同病理级别、不同手术范围等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不同化疗方案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级别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患者,其骨髓抑制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范围不同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4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已有4例患者去世,总生存期平均约为14.3个月;7例患者发现肿瘤进展,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约为9.6个月,余33例患者目前病情稳定。[结论]1.TMZ作为脑胶质瘤化疗的一线药物,在术后早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轻微,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术后早期不同时间段开始替莫唑胺化疗的不良反应相当,说明替莫唑胺在符合纳入标准的脑胶质瘤早期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是安全的,术后尽早开始替莫唑胺化疗也是安全可行的。2.本研究中早期治疗的效果尚不明确,但未来可期。
其他文献
[目 的]研究儿童脓毒性休克的免疫紊乱特点,探讨脓毒性休克的免疫紊乱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同时评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对脓毒性休克、脓毒症的诊断价值,评估二者能否为脓毒性休克、脓毒症患者的病情预警及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 法]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PICU自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5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实验组,将同时期134例脓毒症患儿以及7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汉族的健康人群其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牛痘病毒相关激酶 2(vaccinia virus kinase related kinase 2,VRK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312147与大脑灰质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分析VRK2 rs2312147导致精神分裂症易感性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81名中国健康汉族志愿者。选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VRK2rs2
[目的]孤独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语言和社交缺陷、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被WHO列为儿童精神病第一位,至今发病机制不清、无有效治疗方法,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异常与ASD发病相关,免疫干预可改善ASD症状,但具体机制不清。BTBR T+Itpr3tf自闭症小鼠伴随明显的免疫异常,是研究自闭症与免疫异常关系的理想动物模型,但由于对不同年龄
[目 的]通过Sanger测序及MLPA方法探讨云南地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族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患儿SHOX基因是否存在异常及SHOX基因异常是否在汉族与彝族特发性矮小患儿中存在种族差异,同时分析人体测量学相关指标,以探讨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为少数民族特发性矮小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来
[目的]研究血清Aβ40、Aβ42、Aβ42/40比值、tau蛋白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进一步探究Aβ40、Aβ42、tau蛋白在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纳入单纯抑郁障碍组患者50例,单纯糖尿病组患者50例,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组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合计200例。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
[目的]通过建立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以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PC12细胞,检测不同温度下PC12细胞的凋亡与PI3K蛋白质的表达变化,阐明低温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对PC12细胞进行培养,细胞传代培养后,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04),联合无糖DMEM的方法建立PC12细胞氧糖剥夺模型,通过CCK-8细胞计数法,IRAK1、TNF-α炎性因
[目的]分析影响初治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探讨预防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2020年12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DS)和新辅助后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NACT-IDS)的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及术后60天内死亡情况,根据Clavien-D
[目的]针对使用血液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诊断卵巢癌的相关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探讨血液lncRNA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期望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血液lncRNA诊断卵巢癌的相关文献,搜索时间范围为所有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其中,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分析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探讨最佳治疗方案。同时分析影响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们报告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3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建立Cox风险模型,选择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
第一部分聚焦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及表征[目的]制作适用于经头皮及颅骨开放血脑屏障的聚焦超声(FUS)换能器[方法]选用锆钛酸铅(PZT)材料的曲面压电陶瓷制作超声换能器,制作完毕运用超声波束分析仪和超声强度测量系统对其声束路径、焦点位置、场能分布进行表征,并设计、打印与之配套的超声换能器适配器。[结果]本实验成功制作了基础频率1 MHz、重6.8 g、底面最长处为2.05 cm,高1.2 cm的F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