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发育中昆明小鼠胰腺内胆囊收缩素免疫反应细胞(cholecystokinin immunoreactive cells, CCK-IR细胞)、胰岛素免疫反应细胞(insulin immunoreactive cells, Ins-IR细胞)和胰高血糖素免疫反应细胞(glucagon immunoreactive cells, Glu-IR细胞)的发生、分布和形态特征;以及在胰腺内胆囊收缩素与胰岛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是否有在同一细胞中共存的现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小鼠胚胎第11天到出生后第45天胰腺内CCK-IR细胞、Ins-IR细胞和Glu-IR细胞的发生、分布及形态特征。并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胰腺内胆囊收缩素与胰岛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同一细胞中是否有共存的现象。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小鼠胚胎第11天,胰腺尚处于分化初期,在胰腺内开始出现CCK-IR细胞、Ins-IR细胞和Glu-IR细胞。3种细胞常成簇分布,浅染,细胞界限不清。至胚胎第15天后,3种细胞着色深浅不一,细胞界限逐渐可辨,在胰岛内呈散在分布。胚胎晚期至出生后,深染的Ins-IR细胞和Glu-IR细胞数量增多,Ins-IR细胞在胰岛内渐呈弥散状分布,而Glu-IR细胞在胰岛内由散在分布逐渐移向周边。出生后在胰岛内仅偶可见浅染的CCK-IR细胞。胰腺外分泌部的导管和腺泡上皮细胞之间,胚胎期偶可见到上述3种细胞,但小鼠出生后仅可见到Ins-IR细胞和Glu-IR细胞,而未见CCK-IR细胞。免疫荧光法显示,CCK-IR细胞的形态多样,有些细胞可见伸出的细长突起。在胚胎期,CCK-IR细胞的荧光强弱不一,出生后,荧光逐渐减弱,但在出生后第45天,胰岛的边缘部仍可见到CCK-IR细胞。Ins-IR细胞和Glu-IR细胞的形态以椭圆形、圆形多见。胚胎第15天前,Ins-IR细胞和Glu-IR细胞的荧光较弱,其中,Glu-IR细胞的荧光强度比Ins-IR细胞强。胚胎晚期直至出生后第45天,两种细胞的荧光都逐渐增强。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自胚胎第14天至出生后第45天,小鼠胰腺内始终可见CCK-Ins-IR细胞,其数量以胚胎晚期和生后第30天较多。自胚胎第11天至出生后第45天,小鼠胰腺内可见Ins-Glu-IR细胞,其数量以胚胎第11天和生后第30天最多。生后在胰腺的外分泌部中也偶然可见Ins-Glu-IR细胞。结论:1.对于显示发育中胰腺内的CCK-IR细胞,免疫荧光法比普通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更为敏感。2.发育中小鼠胰腺内CCK-IR细胞具有较典型的旁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该细胞的分布时段提示,CCK-IR细胞可能以内分泌、旁分泌等方式影响胰岛内分泌细胞及胰腺外分泌部的发生、发育,并参与调节小鼠生后胰腺的分泌活动。3.免疫荧光双标法可以较好地显示两种激素在同一细胞内的共存现象,本实验中所显示的CCK-Ins-IR细胞、Ins-Glu-IR细胞可能是胰腺内较幼稚的内分泌细胞。4.小鼠生后第30天的胰岛内可见到大量Ins-Glu-IR细胞,据此推测,在发育成熟的小鼠胰岛内的B细胞仍可能具有分裂增殖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