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由二部分组成,分别是野生花卉二色补血草的抗旱性研究和肥料对其生长作用的研究。
抗旱性研究试验分三步,分别是出苗期抗旱性试验,移植期抗旱性试验和生长期抗旱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出苗期二色补血草出苗数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能使其出苗的土壤含水率范围为11.3-36.4%,当土壤含水率为33.1%时,二色补血草的出苗数达到最大值,此时在10cm×10cm的区域内平均出苗数达21.8株。移植期植株成活率与土壤含水率呈单峰曲线关系,当土壤含水率为35.5%时,二色补血草移植时成活的率最高,这时的成活率可达93.37%。在生长期,二色补血草集中生长的时间为5、6、7三个月份。在这一时期的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75%以上,土壤含水率在这一时期对其生长的作用明显,在不同的水分处理下日平均生长量和生长总量都有明显差异。在8、9月份,二色补血草的生长变缓,这一时期的土壤含水率对其生长的作用不显著。
在研究肥料对其生长作用的试验中选用移植后成活的二色补血草144棵,分成2组,分别检验肥料对叶面积小于400 cm<2>二色补血草生长的影响和肥料对叶面积大于400 cm<2>二色补血草生长的影响。共设计了氮肥、磷肥和氮磷肥3种营养试验,每种肥料均设计了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氮肥选用尿素(含速效氮46%);磷肥选用一级钙镁磷肥;氮磷肥选用(NH<,4>)<,2>HPO<,4>。结果表明,在土壤N、P营养亏缺状态下,施N肥对不同大小的二色补血草植株叶面积的影响是不同的且大苗比小苗需要更多的N肥。不同P营养水平对光合产物在叶部的累积影响不明显。也就是说P素的供应对生长的影响比较小。N素和P素的肥效作用是完全不同,施N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植株的生长,而施P肥却作用不大。从这一点看,在N、P营养同时亏缺条件下,对二色补血草植株来说应优先考虑施N或NP配施。施NP复合肥对二色补血草生长的影响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施NP复合肥初期对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的原因主要是造成N素过量,对植株产生毒害作用,抑制了植株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