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潍县萝卜(Raphanus sativus L. cv weixian)主产地发现一种新的萝卜病害。发病萝卜外观与健康萝卜无异,发病初期横切开可观察到辐射状的小点,围绕表皮内层内的导管形成黑环,当地人形象地称为“黑圈病”。若沿变黑的皮层纵切后可发现呈乱麻状分布的黑色维管束组织。发病严重的萝卜从上到下腐烂,呈现黑圈处的维管束组织全部变黑,周围组织腐烂,形成离层。本文对引起该病害的病原物进行了分离,从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及ITS序列等方面进行了鉴定,并对该病菌的寄主范围、侵染途径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从分离到的16个菌株中随机挑选5个用于致病性鉴定。伤口接种的潍县萝卜发病率为94.1%,灌根接种的萝卜发病率为61.1%。这说明萝卜黑圈病是由细菌引起的。2.对代表性菌株W7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该菌与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P. putida特征相似。3.菌株W7的16S rRNA核苷酸序列与P. putida (Genbank登录号为ef529517)的同源性最高,为99.80%。在根据16S rR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W7归属于P. putida分枝。4.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 W7在青萝卜和白萝卜上也产生同样的症状,但对大白菜、甘蓝、芥菜、雪里蕻、油菜和生菜等供试蔬菜没有致病性。5.病原菌主要通过根部侵染造成萝卜发病(根部伤口接种发病率为85.0%,灌根接种发病率为61.1%);叶部喷雾接种不能造成萝卜发病,但叶片伤口有可能(发病率为11.2%)成为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目前为止,世界范围的P. putida均是作为生防菌或生物降解工程菌,没有引起植物病害的报道。本文第一次报道了P. putida可以引起植物病害。这对植物病理学和生物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平皿对峙培养试验中,该病原菌W7对小麦纹枯病菌(R. cerealis)和小麦赤霉病菌(F. graminearum)有一定的平板拮抗作用,间接证明了菌株W7的分类地位。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细菌菌株Lyc2,平皿对峙培养显示该菌可显著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温室盆栽试验表明,Lyc2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48.8%;水培棉花苗试验表明,Lyc2能显著增加棉苗的鲜重和干重,但对株高的影响不显著。该菌经形态、生理生化试验测定及16S rRNA和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进一步通过种特异的recA基因序列分析,证明Lyc2菌株属于B. cepacia复合物中基因型IX,B. pyrroc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