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视域下民国时期乡村建设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以乡村建设三杰为例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034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乡村平静的格局。中国乃至中国乡村在西方列强的暴力入侵和剥削下以被迫的方式卷入到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传统乡村如何应对现代化转型成为近代中国的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20世纪20-30年代,国内自发兴起了“救济乡村,振兴农村”的大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旨在通过对乡村实施救济与振兴,最终实现对国家的救济与复兴。此次运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便是晏阳初、卢作孚、梁漱溟,他们三人也被称为乡村建设三杰。在时代的洪流下,虽然三人的乡村建设实践最终走向失败,但纵观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可以发现,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转型问题至今依旧存在。而晏阳初、卢作孚、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活动无疑是一次本土性的乡村现代化探索,因此,以现代化为背景,以治理理论为视角,研究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工作,或许能为当代乡村振兴实践探索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启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面临国家政权分裂,内忧外患的境况,一大批爱国志士纷纷寻求救国存亡之道。以晏阳初、卢作孚、梁漱溟为代表的乡建派人士都注意到乡村乃中国社会的基础,立志要通过振兴乡村,实现中华民族的救亡。他们三人由于人生经历、受教育水平以及对中国具体问题认识的不同,对乡村建设的价值取向、治理主体的选择以及实践路径各自有所差异。在价值取向方面,晏阳初将国家救治的希望寄放在广大民众身上,他设想通过乡村建设,实现对人的改造,到达从“新人”上升到“新国家”的目标。梁漱溟主张以中国的固有精神为主吸收西方的长处即从旧文化中创造出一个新文化,以文化的重塑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卢作孚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兴办实业直接为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在治理主体的选择方面,晏阳初选择了留洋博士、青年学员与平教同学会,卢作孚主张重新训练青年人才,梁漱溟则倾向地方乡绅、乡民与外来知识分子。在实践路径方面,晏阳初通过四大教育与四大建设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培养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团结力、强健力的现代化公民,卢作孚通过兴办工业,发展交通等经济措施,带动北碚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变,梁漱溟从培养团体组织入手,企图通过各种各样的团体组织创造一种新的乡土文化,又以新文化的生成来催生政治制度文明,最终实现现代化转型。令人遗憾的是三杰的乡村建设运动最终走向了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乡村现代化方案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历史潮流。然而,除了时代的原因,从治理视域来看,三人乡村建设本身也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三重悖论,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政治结构的悖论、农民“主动性”与“主体性”的悖论、“公”与“私”治理规则的悖论。这样看来,其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时代条件大为不同,但是两个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却有着相同本质即追求乡村的现代化转型。其次,从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三杰所面对的城乡差距问题以及文化失调等问题到今天依旧存在。最后,三杰的乡村现代化运动也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关于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的思考对当今乡村振兴无疑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相对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历史局限和三大悖论而言,新时代乡村振兴是作为国家战略而提出。与以往把乡村作为国家现代化的手段不同,乡村现代化也成为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因此,新时代乡村振兴既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历史延续,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巨大进步。当然,伴随着新的历史条件乡村振兴也面临着形式主义泛滥、农村矛盾频发以及村民参与程度低,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的治理困境。民国时期三杰的乡村建设运动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通过梳理与分析他们的乡村治理方案、失败原因、时代价值等等,启示着新时代乡村振兴要以产业兴旺缩小城乡差距,以农民自觉作为乡村发展的源动力,建构具有乡土逻辑的知识分子,将职业教育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农民组织促进乡村振兴的各项事业。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历史进步与治理困境,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应为经济上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产业,成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农民的职业化教育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政治上通过破除形式主义,赋予农民主体地位,培育新乡贤,推进协商民主来构建多元治理格局。文化上通过重构农民生活共同体、价值共识以及道德教育的手段实现乡土文化重塑。
其他文献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订的《中外历史纲要》是我国现今最新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料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对于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也受到不少学者的青睐。因此,对于此版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对教师的教学非常有参考价值。《中外历史纲要》不仅恢复了通史的叙述框架,在世界史内容上也投给了非洲更多的关注,中国和非洲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一个样板,因此在文化教育
随着《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后简称《通知》)的颁布,重庆市开始实施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在落实改革目标、推进高考改革进程的过程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少新情况。为了更好地落实高考改革,调研、分析、解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巴蜀中学为例,对重庆高考改革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与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对巴
发展入境旅游有助于推动中外双方的文化与经济交流,同时入境旅游在展示中国新时代形象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川、渝两地在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共性。本文从旅游客流量、外汇收入、旅游流质、客源市场和亲景度与竞争态等方面,分析了川渝地区入境旅游时空演化特征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在入境旅游客流量和外汇收入方面,川渝地区都随时间推移而增长,且处于较为均衡的发展过程,但是四川的波动幅度大于重庆。入境客流上,
川南经济区由自贡、内江、泸州、宜宾四个地级市组成,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与绝佳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条件,是旅游资源较富集的区域,区内共有A级景区119个,各类星级酒店40余所,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能力较强。全域旅游自2016年被正式提出,如今已成为重要战略,全国上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川南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整体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区域内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也各有差异,旅游知名度与
自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针对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发文,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后,对培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有了新的要求。随后,高考作为教学评价的机制与进修选拔的指向标也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发生了改变。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于2017年形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达成了高考评价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统一。在社会发展与考试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有必要从
随着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该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会计专业作为中职学校重点培养的专业之一,提升其教学质量更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但从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效果来看,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并没有较好地融合。中职会计实训课程存在教学方式守旧、学生接受度偏低、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效果较差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必须面对的问题,老龄事业的发展事关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有利于解决老龄化相关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于21世纪初不断出台文件加强老龄事业建设。近年来老龄事业发展现状及水平如何,也成为老龄事业乃至人口老龄化研究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学者研究,从“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和“发展及权益保障”五大维度,共16
地理图像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是地理课堂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地理图像的应用,而当前社会发展迅速,部分图像更新不及时或是图像数量众多,寻找满足教学需要的图像花费更多时间,同时地理必修1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对于相关图像开发的需求迫切。基于以上背景,在现代地图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下,应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课堂观
“微腐败”,它和一般腐败一样,是指公职人员公权私用的一种行为。“微腐败”是由微小权力引起的腐败,其核心突出一个“微”,不仅指腐败主体的层级低不被人们注意,也指其容易被人们忽视。“微腐败”打着法律的擦边球,介于“人情”和“理法之间”,在“人情”合法性的外衣下不被人们重视,得以滋生和蔓延。正是由于“微腐败”不起眼,人们认为“微腐败”产生的危害不大,但是实际上,“微腐败”已经严重危害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我国2016年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版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其中公共参与素养是公民参与社会必备的素养之一。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初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研究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因此,对于初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