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政策是调控课程变革的行动纲领和准则,指引着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政策的有效推进与实践离不开课程政策传播方式与效能的提升,课程政策传播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不断渐进调适的动态过程,其传播的内在机理深刻影响着课程政策的运作空间,也影响着课程变革的实施效果,是课程政策运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考察课程政策传播过程,特别是关注课程政策传播的机制、内涵与意义是优化课程政策理论与实践、推进课程变革有效实施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遵循着“机制—文本—符号”的研究路径,从关注课程政策传播的外在形态开始,逐步深化到对课程政策文本传播的话语方式与内在意义的解析,试图由表及里探索中国情境下课程政策传播的机理与运作方式。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法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借鉴课程学、传播学和政策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传播的机制、内容与意义建构进行系统的剖析,旨在展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传播的历史嬗变及发展特征,力求为推动课程政策传播发展提出优化策略。 本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六个章节,在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研究背景和现状,并从传播学、课程学与政策学视角建构了政策传播机制(传播主体及其模式、传播机制及特征、传播效度评价)、政策传播内容分析(政策关键词与用语方式、报道方式与讨论重点、课程政策传播倾向)、政策传播意义建构(意义建构的内容、特征)的三维分析框架,确立了本研究的整体研究路径。 第二部分是研究的主体部分,依据上述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课程政策传播的历程与特征进行剖析,根据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的政策传播的机制特征、话语方式与意义建构进行了阶段划分,发现我国课程政策传播在20世纪80年代所形成的以政府主导、以宣传为主的课程政策传播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单向线性的课程政策传播机制,具有较强的传播壁垒,民众窗口模式很少参与或被动,话语模式也是命令式、任务式为主;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媒介推动下开始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课程政策传播特征,各主体间的传播壁垒被打破,不同主体对课程政策从浅层认知走向态度认同,政策话语具有号召性和协商性的特征;21世纪以来,随着主体传播意识的提升和传播手段的进步、传播渠道的开放,逐步形成了协同合作与理性对话的课程政策传播,各主体在开放的公共传播场域中注重对课程政策共识性意义的生成,对课程政策传播更加聚焦于行动话语,课程政策传播网络开始逐步成型并发展壮大。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第三部分主要是反思我国课程政策传播理论与实践探究的不足,从整体层面总结我国了课程政策的发展轨迹与特征,并尝试从工具基础、制度基础和理性基础三个方面对课程政策传播的策略优化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