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为主要研究对象。“阿细跳月”与“撒尼大三弦舞”是云南彝族阿细支、撒尼支的传统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已由原来的婚恋乐舞活动演变为各阶层群众共同参与的娱乐性乐舞活动。由于“阿细跳月”与“撒尼大三弦舞”在音乐、舞蹈和文化功能上都有着极为相似的特征,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论文探讨的重点。以往学者们往往只是分别对“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进行个体的研究,而涉及两者之间比较关系的文章并不多见。在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旅游业与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阿细跳月”与“撒尼大三弦舞”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由此带来了阿细人、撒尼人对“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谁是原型谁是非原型的争议。本论文将通过对“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的音乐、舞蹈、文化背景进行比较,研讨二者的关系,试图为读者展现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阿细跳月”与“撒尼大三弦舞”。本论文所包含的内容有:1.有关“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的背景介绍。2.有关研究对象的音乐民族志个案调查实录。3.“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音乐形态特征的比较分析。4.借鉴“申克图示分析法”的原则,运用“简化还原”方法,揭示“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音乐、舞蹈的深层结构,并对之进行比较分析。5.对“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各自不同时期的活动场景的组成要素进行比较,并从历时的角度对二者的这些构成要素进行纵—横方向的交叉性比较。6.探讨在旅游业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阿细人、撒尼人对“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舞”的所持有的归属权与文化认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