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方交易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并且经常发生的交易行为。就其经济意义来说,上市公司和关联方之间进行交易,作为一种合同契约安排,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获得与生产依赖性相关的经济技术和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同时又克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市场风险,提高运行效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联方交易是企业应对市场机制缺陷的一种措施,它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关联方交易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它又是有别于一般市场交易的行为,其特殊性在于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关联方之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能在交易过程中并不遵循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而是运用手中的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使交易建立在非公允的基础上,交易的结果可能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关联方交易是不同于正常市场交易的行为,交易过程带有隐匿性,价格形成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带有主观性,服务于关联双方的目的。而关联交易双方要实现关联交易目的的关键就在于转移定价是如何确定的,转移定价是实现关联交易目的的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实现节约交易成本的关键。判断关联交易公允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转移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因此,研究转移定价,对于规范关联方交易,完善市场机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关于关联交易的研究,在资本市场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中早已形成一门重要的课题,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而我国学者的研究相对较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早在1979年就颁布了《转让定价与跨国公司》,此后又不断的进行修改与完善,为各做提供了转移定价的原则和方法。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也对转移定价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规范。我国对于关联交易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从1997年第一个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随后又颁布一系列更为详尽的准则来规范不断出现的利益操纵手段,可以说,准则的产生和关联交易利润操纵方式的出现,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也正是这种博弈推动了我国形成一套比较完整得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行为进行约束的会计规范体系。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转移定价的角度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规范的问题,期望在规范我国关联交易方面提出有意义的思路和改进措施。全文按照“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原因分析—制度完善”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关联方交易和转移定价进行概述,定义关联方交易的意义和特征,阐述转移定价的意义、分类和特点、定价方法和影响定价的因素;然后,对我国上市公司中转移定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先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和关联交易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二者之间关系的结论,再用统计抽样的方法概括我国上市公司转移定价现状并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转移定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并分析原因;第三,通过样本报表信息,概括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转移定价信息披露的要求和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转移定价进行规范的意义和现行规范状况进行概述,从定价政策、相关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建议、以及对转移定价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规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