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国西北农村教师受生活压力较大、工作环境相对恶劣、专业支撑不足、进修模式单一化等因素制约,专业发展显得相对滞后。如何实现农村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影响农村教育改革与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随着“生态”意识在教育研究领域的逐渐增强,“专业学习共同体”这种强调将教师专业发展置于更加广阔的背景之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社群、合作和文化的生态变革取向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相关实践研究多以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为调查对象,那么在西北的农村学校中,有没有进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探索的可能性?西北农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如何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加以优化改进?对这些问题的思索构成了本研究的主要脉络:理论梳理——现状调查——优化建议。本论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理论研究部分首先运用文献法明确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然后分析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宏观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指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力;接着探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微观层面有效教学的关系,提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综合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得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显性的组织活动与隐性的氛围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其活动既包括教师群体性学习(如培训进修),又包括教师个体性学习(如教学反思);其顺畅运行既需要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同伴互助,又需要广泛吸纳校外资源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实证研究部分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甘肃T市三所乡镇中学的初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在对学校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编问卷调查了100名乡镇初中教师。基于理论研究部分的结论及霍德在《学习型学校的变革》中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已有研究,确定自编问卷的调查维度为: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及学校支持氛围五类,结合12位教师访谈的录音分析,发现西北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存在下列问题:1.学习方式单一化的背后——体制机制障碍;2.教学反思局限性的背后——教师水平制约;3.同伴互助流于形式的背后——合作文化的缺失;4.专业引领低效的背后——理论与实践的鸿沟;5.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行政支持欠缺。针对现状调查背后的原因,研究认为:微观层面的构建应着眼于学校人员和组织资源两方面,注重发挥校长的促进作用、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普通教师的主体作用;立足于校内教研组形成“教—学—研”一体的教研循环圈,利用各类校外资源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在职进修、跨校交流、网络学习等活动。宏观层面的优化应以全校教师形成共同愿景为行动的基石,以校本教研为教师成长的依托,促进教师文化走向分享合作,推动专业引领走向平等多样,引导机制体制走向建立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