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chaozh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学作为20世纪三大显学之一,它在中国政治、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已不言自明。论文以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发展史的梳理、概括、归纳,探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种批评话语所具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分析《红楼梦》文本所反映出的多义性的创作主旨、多重性的人物性格、多维度的叙事结构、多元化的审美意蕴和多样化的语言表达,从而抉示出这部经典小说的文学性特质。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以《红楼梦》创作主旨为对象,论述了20世纪红学界关于小说主题思想的代表性观点,前期以一元化的观点为主,如“爱情小说”、“色空观念”、“政治小说”、“社会小说”、“人情小说”、“影射说”、“补天说”等观点。而后期则经历了从单维主旨向多元化主题的过渡,主要有双重主题、三重主题、多重主题以及引进西方文艺理论后的本土化主题阐释。纵观20世纪《红楼梦》主题思想研究的历史,从开始人们执着于单一主题思想的论争到主题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既是对作品本身多义性主旨的尊重,也显示出学界渐趋冷静、客观和包容的治学心态。本章小结认为《红楼梦》的主题研究具有多义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它的“本旨”客观存在于小说之中,《红楼梦》的作者自云和石头所记似乎在以一种特殊的不变的方式向读者说话,然而,每一个读者都以个人的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阐释,每一次与本文的碰面都是读者依据前理解对《红楼梦》做出的新诠释,意义阐释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视阈融合,《红楼梦》的意义永远处于等待阐释的维度之中,而且这种阐释应该是多维的。第二章与第三章以《红楼梦》人物形象性格为对象,探讨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晴雯、湘云和探春。第二章从现实主义美学视角出发,详细分析人物形象性格。鉴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的争议性,论文进行了钗黛分论和钗黛合一的梳理,发现从钗黛对立(扬黛抑钗或左黛右钗),到钗黛兼美,再到钗黛互补的转变,人们逐渐摆脱了纯粹道德的判断,更加趋于文化、历史、哲学和美学的评价。从这些转变中我们感到人们的讨论从单纯的钗黛优劣论逐渐扩展到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与思考,而对钗黛形象内涵的挖掘已经大大超出了“钗黛合一”、“钗黛兼美”的讨论范畴。评论了二百多年的钗、黛形象在二十世纪末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诠释。而其他人物形象也大多经历了从道德判断向美学判断的转变,在这些不同的阐释背后,伴随着的是红学方法论的转变和人们思维模式的改变。第三章以多元化视角为基点,前三节首先讨论了索隐派原型研究、新红学自传说、社会学历史批评等曾红极一时的观点,解释了这些观点产生的内部因素、客观环境以及对红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指出坐实人物和贾曹互证所脱离文本主观臆测的不合理性以及社会学阶级分析在政治权力话语下的意识形态性。最后三节从比较研究、神话原型批评、精神分析出发,对作品人物与国内其他小说人物及其国外经典小说人物形象进行比较,追溯人物形象背后所铭刻的原始神话、图腾崇拜、神秘宗教等印记以及这些印记所表现出的集体无意识,探析人物形象折射出的复杂深刻的心理内涵和精神特质,从而更为有效地发掘文学形象的艺术价值。第四章以《红楼梦》叙事结构为对象,勾勒了20世纪《红楼梦》叙事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对《红楼梦》叙事结构的讨论,经历了与主题思想研究相似的过程,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持单线结构的主要有:宝黛或宝黛钗的恋爱故事为主线、荣宁二府由盛而衰为主线、宝玉叛逆道路为主线等观点。持复线结构的则多以单线结构为基点进行阐发,所不同的是虽然有学者认为《红楼梦》有两条主线,但有的认为两条主线为并列态势不分主次,有的却认为两条主线主副有序明暗有别。随着对小说结构探讨的深入,人们的观点逐渐从单线结构向复线结构、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变,这表现出对小说文本的回归和人们从线性时间思维模式向立体化空间思维模式的转变,也反映出《红楼梦》结构研究的质的突破。《红楼梦》叙事结构研究的困难之处还在于它是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完美统一。作者运用精湛的结构技法,既有前五回提纲挈领的说明,又有结构性人物的贯穿,使小说情节显得错综变化回环往复却井然有序杂而不乱。此外,醇熟的结构规则使得小说既有《周易》阴阳哲学的对称结构,又显现出中国古代农耕四季性意象结构在文学创作中的痕迹,还暗合了社会与自然发生、发展、衰落、消亡并重新开始的环周运动规律。这极大地拓展了小说表现生活的涵盖面和艺术的思维空间,使之具有生活广度与历史深度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使作品更具启人心智的审美感和深邃耐读的哲理性。第五章分别从意境探微、创作理念、审美趣味方面深入探讨了《红楼梦》的艺术性特征。意境探微一节中解析了宝玉读曲、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宝琴立雪、晴雯撕扇等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红楼梦》吸取了古代诗论中人景兼备、形神交融的传统,为我们营造出了具有浓厚诗韵的审美意境。第二节虽然曹雪芹没有文学理论著作传世,但在《红楼梦》中作者却借人物之口对创作论和鉴赏论进行了颇有见地的阐发,比如他作诗讲求立意真、寄寓深、炼字炼句;为文主“情理”之说,对历来才子佳人小说大张挞伐,并能够自占地步对旧模式进行大胆突破;创作时大量运用“不写之写”造成艺术空白,使小说在结构功能上具有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艺术特色。同时,曹雪芹能够转益多师兼取众长,但又能不落俗套,善翻古人之意并融会贯通。他的诗学思想和美学理念立足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思想基础之上,因此《红楼梦》无与伦比的美学意蕴和审美特质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汇聚到封建社会末期的终结性产物。对于《红楼梦》的审美意蕴,论文主要从悲剧与喜剧、优美与壮美来谈。首先探讨了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是与非,他精辟的见地和牵强的立论参半,虽然后人对其观点诟病不断,但我们无法否认很多人都是在站在承认王国维批评话语体系的基础上展开批判的。最后,《红楼梦》虽然是一部悲剧小说,但它并不缺乏喜剧性的因素。作者善于使用美丑融汇、哀乐相间、悲剧与喜剧相交错、崇高与优美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从而构建出悲喜相映、庄谐互现、刚柔并济的审美意蕴。第六章以《红楼梦》语言表达为对象,探讨了《红楼梦》的人物语言、叙述语言以及小说语言所具有的历时性特征。首先,人物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人物对话则是人物语言的主要载体。《红楼梦》人物语言呈现出无与伦比、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点。此外,诗词在《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故事情节方面也承担了重要作用,它充分发扬了古代“诗言志”的文学传统,通过诗词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并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其次,《红楼梦》打破了传统古典小说的叙事方式,作者不再是全知的上帝,他与叙述人共同分担叙事的功能和角色。小说基本采用“作者参与”和“作者观察”的方式,在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之间穿插,既运用限知视角又运用全知视角,作者与叙述者以及主人公之间,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叙述风格。最后,《红楼梦》在中国古典小说历时性的演变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小说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古典小说韵散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顺应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语体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文言语体由雅趋俗和白话语体由俗趋雅。曹雪芹是语言大师,在《红楼梦》中作者大量使用方言、俗语、成语、谚语、歇后语等,这些民间语汇简洁而不失精辟又极富表现力,使《红楼梦》这一古典小说更趋现代化。结语。论文力图通过对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的梳理、概括、归纳,分析小说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审美意蕴以及语言表达的特色,总结出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在各种批评话语体系中的文学性特质,从而达到回归文本的鹄的。对过去百年红学文学批评发展史进行回眸与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建构新世纪红学批评,从而真正达到文献、文本、文化的整合。
其他文献
本文的重点是对1978—2008年间中国电影进口作研究。此30年对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外国电影从文革后期以买断方式恢复进口到中国,到1994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复中国电影
批捕阶段对"一对一"证据的审查,关键是看定罪的证据是否为孤证,若是孤证,则不能定案。
从2000年算起,新世纪已经悄然走过了10个年头,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片喧嚣中,中国女性文学迎来了创作的高峰和女性意识的极端张扬。随着新世纪曙光的不断辉耀,越来越多的女性文
简述了某型教练机长寿命设计与评定技术。在设计各阶段对飞机结构进行抗疲劳耐久性细节设计与研究,严格控制结构设计细节;在寿命评定阶段通过载荷谱飞行实测而编制出真实可靠
研究背景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旨在通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
"物感说"不仅是审美体验理论,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理论,它的形成与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丰富了文学理论的内容。在魏晋前,哲学领域便出现了"心物感应"理论,为"物感说"
改革开放后中小企业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在近几十年的时间内,我国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为推
磁共振诊断骨关节系统疾病已达成共识,尤其对各关节能够非常清楚、准确地显示其解剖结构,甚至能与固定的解剖标本切片相媲美。随着磁共振成像在骨关节系统诊断领域的广泛应用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引论、本论和结语。引论部分主要概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汉语歧义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在总结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语歧义研究情况时另辟
屈指算来,截止2010年,青岛城市建置不过119年。而早在1 994年1月4日,国务院就已经正式批准和公布青岛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无疑是年轻的青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