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难”背景下社会救助资源协调机制研究——以遂宁市安居区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救助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传统的各项救助都是以“收入贫困”、户籍、财产作为主要救助界定标准,但是任何人都可能因为突发、紧急事件陷入临时性贫困,其中包括常规救助无法覆盖的“支出型贫困群体”。2007年临时救助的成立填补了这个空白,但在临时救助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单纯的依靠某一项救助根本无法满足急难救济方面的需要。除此之外,“碎片化”的资源状况长久的束缚着我国社会救助救急救难功能的发挥。在现有社会救助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救助救急救难的目的,建立一种机制将政府内部的资源和民间的救助资源统筹起来成为现实所需。在此背景下,2014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颁布,首次确立了“救急难”这一社会救助的重要原则和功能,“救急难”试点得以推行。“救急难”指对突遇不测陷入生存困难,现有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难以保障的“急难”群众,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救助,同时也指出“‘救急难’是破解社会救助制度“碎片化”的核心。因此,本文重点探讨“救急难”推行中,如何实现社会救助各项资源统筹协调以达到救急救难的目的。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系统地梳理相关文献,总结相关经验理论,然后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式总结安居区实验试点经验,并与国内其他试点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相关成功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研究发现,遂宁市安居区的“救急难”试点主要通过建立政府内部、政社合作、外在保障方面的协调机制来实现社会救助各项资源的综合协调。但是,与其他试点地区的经验相比,遂宁市安居区试点在资源协调中还存在不足,主要包括:专项救助基金不足;政府内部协调机制不健全;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信息平台构建不完善等。  借鉴国际上在社会救助资源协调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发现未来我国在“救急难”上还需完善多元开放筹资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多力量的参与;完善政府相关配套措施;加强社会救助与保险的衔接;并且通过完善信息平台的构建等方式来保障“救急难”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社会救助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个教学过程都由它支配、调节和控制着.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某个教学目标展开.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围绕教学目标,考虑所设计的课
电子政务又叫"电子政府",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后发展起来的,是当代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电子政务在一些发达国家发展非常迅速,我国也于1999年
公共政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对各种社会问题加以宏观调控。现实生活中,公共政策在发挥解决公共问题、满足社会需要、调节政府功能和促进经济社会
期刊
本文运用医疗保险理论,对我国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上海的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了分析,并对上海的个人账户管理现状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和调查,我们发现,尽管无论是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获取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贯穿《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运用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构建“教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未来的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听的能力排在首位,正如婴儿学说话一样,先听后模仿.所以,
期刊
素质教育是一种立体、综合、系统、开放的教育模式,要搞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开展教育和科研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