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下,中国正努力不断提高和深化对外开放水平,2014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投资目的国,对外投资则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继续蝉联全球第三位。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并实施,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正从“引进来”的同时逐步实现“走出去”。东盟虽然成员国不多且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其依靠自身的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等相对优势,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活跃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中国和东盟在地理位置上毗邻,双边的经济发展虽然既有互补也有竞争,但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因而开展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发展空间很大。近年来通过各国的不断努力,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然而投资便利化进程却发展相对缓慢,且没有发挥出应有潜力。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带来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势必要求加快投资便利化的进程。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加快推进投资便利化,打造中国与东盟互利共赢的发展条件,提升中国—东盟投资的便利程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中国—东盟投资的便利化研究入手,通过梳理东盟近年经济发展环境,以及中国—东盟的投资现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分析中国—东盟投资便利化水平,并对便利化水平对投资额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改进策略。研究结论主要有:(1)中国—东盟投资现状方面:投资流量近几年来持续增长,但相比于中国整体对外投资水平来看,投资规模有待提高,且投资的国别对象和产业分布不均。在“一带一路”的有利政策推动下,中国—东盟的投资规模还有很大发挥空间。(2)在2015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东盟投资便利化水平整体平均得分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差异相对较大:新加坡(1)、马来西亚(18)、泰国(26)和越南(78)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随后是菲律宾(95)、文莱(101)、印尼(114)、柬埔寨(135),而老挝(148)和缅甸(177)等国则相对落后。(3)在中国—东盟投资便利化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中,东盟总体经济规模、东盟各国的投资风险系数和东盟各国营商环境得分均影响中国—东盟投资额,双方贸易量、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基础设施建设、退出经营的便利程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东盟投资。(4)在推进中国—东盟投资便利化的过程中,中国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作用,积极与东道国沟通放宽外资准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健全和完善自身对外投资的配套服务制度体系,如简化对外投资审批手续,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搭建对外投资保险平台,建立及时跟踪预警反馈机制和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协商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