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潘氏细胞在实验性末端回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60只清洁雄性SD大鼠,体重均在250g至300g范围内。将SD大鼠随机分配到造模组(A组)、缝线组(B组)、对照组(C组)三组中,每组SD大鼠数量相等。三组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造模组:距回盲瓣3cm的回肠处及结肠的起始部位分别切1cm开口行侧侧吻合,制造结肠-回肠反流模型。缝线组:距回盲瓣3cm的回肠处及结肠起始部位分别切1cm开口后,不作任何处理,再分别手术缝合,不建立反流模型。对照组:仅给予与其他组相同剂量的麻醉药,行腹腔麻醉,不予以手术。行不同处理后的三组SD大鼠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给予相同的饲养及护理。术后第2周及第8周,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10只SD大鼠取距末端回肠1-3cm处的黏膜组织。末端回肠黏膜组织先行肉眼观察,然后分成两份,一份行HE染色制成切片镜下观察末端回肠黏膜组织,另一份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潘氏细胞分泌的SC及溶菌酶阳性细胞数。结果1.三组SD大鼠回肠末端黏膜组织肉眼观及镜下观结果:术后2周,造模组、缝线组SD大鼠回肠末端黏膜组织肉眼观呈急性炎症改变,镜下观表现为以中性粒细胞侵润为主,造模组炎症表现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造模组SD大鼠肉眼观表现为慢性炎症反应,镜下观主要表现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而缝线组、对照组SD大鼠回肠末端黏膜组织肉眼观及镜下观均未见明显炎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SD大鼠潘氏细胞SC阳性细胞数检测结果:术后2周,缝线组、造模组与对照组比较,SC阳性细胞数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组与造模组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8周,缝线组末端回肠黏膜组织SC阳性细胞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末端回肠黏膜组织SC阳性细胞数较缝线组、对照组增多,但较术后二周有所减少,分别与缝线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SD大鼠溶菌酶阳性细胞数检测结果:术后2周,造模组、缝线组分别与对照组SD大鼠末端回肠黏膜组织中溶菌酶阳性细胞数比较,溶菌酶阳性细胞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造模组溶菌酶阳性细胞数较2周减少,但是分别与缝线组、对照组末端回肠黏膜组织中潘氏细胞分泌溶菌酶阳性细胞数比,细胞数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组与对照组SD大鼠末端回肠黏膜组织中中潘氏细胞分泌溶菌酶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期SD大鼠SC阳性细胞数变化与炎症程度相关性分析:术后第2周到第8周,造模组末端回肠黏膜组织SC阳性细胞数随着SD大鼠末端回肠黏膜炎症程度加重而越来越多,2周时炎症评分与SC阳性细胞数存在正相关(R=0.784,P<0.05),8周时炎症评分与SC阳性细胞数存在正相关((R=0.684,P<0.05)。5.各期ETI中SD大鼠溶菌酶阳性细胞数变化与炎症程度相关性分析:术后第2周到第8周,造模组溶菌酶阳性细胞数随着SD大鼠末端回肠黏膜炎症程度加重而越来越多,2周时炎症评分与溶菌酶阳性细胞数存在正相关(R=0.744,P<0.05),8周时炎症评分与溶菌酶阳性细胞数存在正相关((R=0.868,P<0.05)。结论潘氏细胞在末端回肠炎急性、慢性期均有增高,且随炎症程度增高而增加,推测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和肠道体液免疫系统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