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满足了人们在供水、发电、灌溉、防洪等方面的需求,但在造福人们的同时也改变了天然河流的生态系统,影响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打破了河流的连续性,威胁了河流的水生生物生存。研究筑坝对河流的影响,有利于更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更好的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生命,从而实现人水和谐,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长江中下游江段为研究区域,选取宜昌站1956~2011年生态水文实测资料,以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控制的宜昌江段为研究对象,开展筑坝河流生态水文效应研究,同时分析了下游水文情势变化对重要鱼类——中华鲟生境的影响,从而为保护中华鲟种群资源提供修复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分析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探讨河流生态水文中生态流量的定义、计算方法等其他相关概念,并分析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水文中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的影响。(2)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对三峡水库下游宜昌站近56年的流量、水温、含沙量水文序列趋势性演变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下游江段的枯水期流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其余月份均为下降趋势;秋、冬、早春季节内的水温表现为显著性上升趋势,其余月份表现为下降趋势;而含沙量在全年中均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依据筑坝对下游河流水文要素年际的改变,分析出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设对河流的天然状态改变较大,且三峡工程的影响程度更深。(3)通过三峡水库下游水文情势变化对重要鱼类中华鲟生境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流量和水温作为影响其繁殖期栖息地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说明了中华鲟产卵活动的发生需要在水温达到允许值的前提下,当下游产卵场流域内流量的加大导致水位、含沙量以及流速等水力学条件发生能引起中华鲟产卵的变化范围时,中华鲟的产卵繁殖行为才会发生。(4)通过对宜昌站中华鲟繁殖期月均流量、水温、含沙量水文要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期间内流量、含沙量显著减少,水温显著增加,结果表明了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河流天然水文情势的同时改变了下游河流水生生物生活环境,甚至威胁其生存。(5)三峡水库下游中华鲟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分别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工程措施包括过鱼工程措施、人工模拟产卵场和分层取水口;非工程措施包括人工增殖放流和实时监测;管理措施包括生态调度和政府立法。在立法保护的同时应当加强监管力度,使得中华鲟的各种保护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