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bc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有关理论与立法。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是指由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法律事实所引起的物权变动。由于它是主要类型之外的例外现象,学者对之关注较少。其实,在社会生活中,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情形大量存在,如果理论研究不足,在日常生活和司法实践中就会滋生争议。本文是对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在理论上进行的一次尝试性的初步研究。本文除导论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中,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方法以及研究的前提。第一部分主要对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则进行了概述。首先简述了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含义、类型、物权变动时间及其原因。文中指出,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与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登记并非前者的物权变动条件,只要在法律规定的事实条件成就时物权即可发生变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法律为避免产权过渡期间出现“产权空白”状态,保护物权人的权利而作出的抉择。其后本文讨论了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与物权变动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非基于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与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的规则有很多出入,但其与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的规则却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二部分主要对物权人非基于法律行为取得不动产物权后,在登记前的法律地位进行研究。文中指出,即使在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对于物权与物权公示的关系,也不应该理解为有物权公示才有物权享有。非基于法律行为取得物权之人,虽然未为登记,但仍享有物权。只是其物权的效力有别于已经公示了的物权:对于登记权利人而言,物权人即使不登记也不影响其物权的效力;但对于第三人而言,由于受到登记公信力原则的保护,第三人的信赖利益应受到保护。第三部分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在物权变动奉行形式主义立法模式的国家,法律一般规定,物权人非基于法律行为取得不动产物权后,“非经登记,不得处分”。但我国最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作出了不同的规定。这一部分就此立法倾向进行了探讨。主要讨论了处分行为的涵义、法律限制物权人处分行为的意旨以及物权人违反“非经登记,不得处分”这一规定的法律后果。在分析各种学说之后,本文认为:立法限制物权人的处分行为,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物权人非基于法律行为取得不动产物权的规则与基于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的规则进行接轨。因为物权人的处分行为是一法律行为,其引起的物权变动必须遵守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规则,即无登记则无物权变动。物权人只有在登记后才有可能顺利完成处分行为。结合法律的意旨,法律规定“非经登记,不得处分”只是一倡导性规定,而非一强制性规定,违反该规定并不必然导致处分行为无效,只是不能引起物权变动的效果。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该部分对本文讨论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各地方都在积极挖掘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民旅游正在成为热潮,在多样化的旅游形式中,大众对文化之旅的热
人类进入19世纪,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随着工业文明的突飞猛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针对这个日益严
信号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衔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通行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制约着整个城市路网通行能力的大小,成为路网规划、建设、改造和
早在50、60年代,我国就建造了许多T型梁桥,由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这种桥型对改善我国公路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量越来越大,车辆荷载不断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汽车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特别是民用汽车的快速增长给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国的汽车产业处于发展阶段,汽车维修行
有效市场假说(EMH)是近30多年来经济学的核心命题之一,并从其引出资产定价、期权定价等重大经济理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指证券市场上的价格在多大程度上、以什么样的速度反
本研究在充分总结和继承前辈的研究成果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的特点和要求,利用室内微咸水滴灌灌溉试验,着重观测了地下水位不同潜埋深度对滴灌条件下水分和硝态氮
说明方法要恰当。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作图表、引用、摹状貌等。说明方法要恰当,就是要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与具体写
期刊
目的总结登革热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登革热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治愈147例,死亡0例,要
社交网络平台正逐步成为普通民众参与群体性事件最为常见的入口。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在说服的视域下从信息加工角度(ELM模型)探讨PX事件的动员机理及应对机制中说服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