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受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保护主义的影响以及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尚存在瓶颈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降温,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利润明显不足。于是近年来,许多在国资委监管下中央企业近年来开始纷纷进入金融领域,一部分中央企业首先成立或者参股了一些银行、信托或者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还有部分实力较强、持股公司较多的中央企业更是成立自己的金融控股公司,目前的趋势是金融业务在中央企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央企业对金融业务的依赖也逐渐增大。但是,中央企业需要承担中国实体业务改革的大任,在工业4.0时代,中国正面临着制造业转型的艰巨任务,中央企业需要充当改革的排头兵,不应只纯粹考虑当前企业经营利润,而在金融领域越走越远。另外,对于中央企业本身而言,平衡发展金融与实体业务能够使企业集团降低风险,健康发展,另外还能做到产融相互促进,当金融与实体业务没有做到平衡发展时,企业风险将增加,很容易造成企业危机,导致企业金融与实体业务同时下滑,企业丧失了创造力,GE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本文将解决中央企业目前金融与实体业务是否平衡以及如何平衡金融与实体业务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国资委管辖的中央企业金融与实体业务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央企业多数都参与了金融业务的发展,并且金融业务的比重在企业集团内逐年上升。面对该现状,解决中央企业金融与实体业务发展如何实现平衡发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招商局集团在我国中央企业中属于比较有代表意义:资产总额排名首位,且发展产融结合时间很早,目前是唯一一家被国资委定位为主业可以包含金融业务的中央企业。因此,本文选择了招商局集团作为中央企业的代表进行分析。另外,GE集团曾经作为多元化经营和产融结合的典型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金融业务的收入、资产、利润在集团中比例达到了 GE整个企业周期中的峰值。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业务风险释放,拖累实体业务,爆发企业危机。因此,本文以GE集团2008年金融危机前状态为参考标准,将招商局与GE进行比较,并结合招商局自身金融实体业务协同发展情况,从战略定位、金融产业资本比例以及风险管控三个方面分析了招商局集团如何平衡实体业务与金融业务,从而给其他中央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