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金融工具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金融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波动性,而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和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风险也在与日俱增。就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影响最为深刻的三大风险。其中,市场风险中的利率风险更是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所有资产的经济价值都面临着利率风险,而且利率往往是其他风险的起因。利率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一般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管理决策与实施,以及风险控制四个阶段,其中风险衡量的技术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本文正是以利率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衡量阶段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并改良了原有风险衡量方法。本文引入并比较了敏感性缺口模型、久期模型、期权调整利差OAS法、风险价值VaR等利率风险衡量方法,在识别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不仅具有重定价风险、基差风险、隐含期权风险和收益率曲线风险,而且还存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特殊利率风险。所以,引进先进管理方法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是非常紧迫的。本文采用敏感性缺口模型和市场风险VaR模型两个模型分别对商业银行整体利率风险进行研究,给出了实证结果。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作为被金融机构最广泛应用VaR方法并没有把金融资产往往具有的尾部“厚尾”分布的特征考虑进去,这是传统的VaR估计都是基于正态分布假设所导致的。由于金融序列往往不符合正态分布假设,使用传统衡量方法本身将失去意义,本文使用了极值方法来改良原有模型,提高了估计的精确度。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采用了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累托法(POT)两种极值方法和正态分布法比较,以1986-2002年国际金融市场基准利率LIBOR的周收益率数据实证分析,并使用2003-2007年的数据做返回测试,返回测试的结果证明极值方法较原有的正态分布假设下的模型更为准确。